本文来自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ID:MRUHAINANU)
海蛞蝓,或许很多人对这名字并没有很陌生,其颜色五彩斑斓,形态多样,一直深受很多潜水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可合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这似乎像角色扮演里错拿植物剧本的伪装者,那它究竟是一种怎样新奇的存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海蛞蝓,因其头上有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而又名海兔,还有称海麒麟、海燕等。但是它们既不与兔同属也不与蛞蝓同科,更不属海燕,而是属于软体动物门海生腹足纲后塞目裸腮亚目海神腮科海神腮属。目前已知有多种。
1.分布范围:
海蛞蝓分布于世界各地海域,包括热带和南极洲海域,主要广泛分布于较暖的海区。
2.个体特征:
海蛞蝓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运动时身体可变形。大部分体型较小,不超过十厘米。头顶有两只似兔耳的触角,能感知海水温度、深度等。体外物皮毛,壳退化,只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身体色彩鲜艳,根据所食对象和所处环境不同会有各种不同颜色。
学名JanolusFuscus(罗马神话中的双头神)
(图片来源于百度)
3.食物:
以藻类、水母、海葵、海绵、水螅等生物为主。
4.繁殖方式:
海蛞蝓属于雌雄同体动物,异体交配。当一只海蛞蝓的雄性器官与另一只海蛞蝓的雌性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间后,可交换性器官进行再次交配。
5.制敌妙招:
如此招人喜爱的海蛞蝓究竟怎样抵御敌人呢?由于缺少贝壳的保护,海蛞蝓进化出了几种机智的抵御机制。一些种类可以合成有毒化合物,比如硫酸;一些种类可以利用有毒食物中的有毒化合物抵御敌人;还有一些食用含刺细胞的生物(水母、水螅、海葵等)转化利用被捕食者的刺细胞进行防御。
6.特殊海蛞蝓:
藻类海蛞蝓(非正式定名),因其长相似小绵羊所以又称叶羊,一开始因食用海藻其身体呈绿色,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他们能将所食海藻中的叶绿体整合到自己的皮肤中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并非捕食一次就能满足一生所用,因为海蛞蝓不能自身合成光合作用所需的全部蛋白质,所以它仍然需要不断补足海藻。
叶羊(图片来源于百度)
另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绿叶海蛞蝓似乎更高级,因为它能直接窃取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基因,也能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蛋白质,已有研究结果发现,绿叶海蛞蝓仅靠幼年吃的藻类就能存活九到十个月,而绿叶海蛞蝓的寿命大部分不超过一年。绿叶海蛞蝓还能将这种遗传物质,遗传给下一代,这些后代可以合成自己的叶绿素。但其后代在吃掉足够的藻类以获取必要的叶绿体之前他们仍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叶海蛞蝓(图片来源于百度)
虽然不能完全脱离植物自主进行光合作用,但无论怎样它们都已经打破了人们的局限认知,给予我们对自然界新的思考。
参考资料:
[1]海蛞蝓可生成叶绿素似为动植物混合体(图).新浪科技[引用日期-09-07]
[2]庞世烨,庞世瑜,周浩平等.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海洋生物.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3]溥奎等.动物地理上.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4][美]梅拉尼·L.J.斯蒂斯尼著,祝茜等译.伟大的海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海洋科普()
海底火山
海洋科普()
海底冷泉及其生态系统
海洋科普()
为什么说生命可能起源于深海热液?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dc/1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