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教师的力量


定价:39.80元

出版社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力作一个有种、有料、有趣的教师的声音观点鲜明,且富于理性;文风犀利,却予人温暖

目录

序·我的关键性事件第一辑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知识不是用来改变命运的超级中学模式是对拔尖人才的伤害适当的强制,是教育必要之恶历史应该教什么——答搜狐教育CEO综合征:中国优秀教师的通病德育要从教学生做好公民开始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读书不是越多越好——在“新阅读南方论坛”上的演讲SAT改革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选择第二辑做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关于袁腾飞事件答《南方周末》记者问教育就是一个滑头政治家要能超越共识,推进改革缺少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少儿读经,是启蒙还是蒙昧?做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答《中国教育报》读者问野百合也该有春天——读《插班生林可树》精英教育是一种必要的不平等为什么需要精英教育精英是什么精英学生的特点第三辑高考向何处去教育公平不是平等地成为庸才——高考改革设想高考之殇——点评年历史高考题北京讲规矩,上海谈自由——从年高考作文说起高考语文向何处去(上)——语文学习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高考语文向何处去(下)——教会学生如何讲理我对修订语文新课标的看法语文不需要改革,只需要回到“过去”为什么高考状元女生多——对高考制度的反思我看美国男女分校教育学生军训应该改革——民国课程标准解读停下错误的脚步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对话《教师月刊》第四辑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班主任要大气怎样维持课堂纪律站在学生的立场看早恋不当灵魂工程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在“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上的演讲教师的功底是什么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第五辑电影让教师走得更远《浪潮》:法西斯是一种生命体验《拆弹部队》为什么战胜了《阿凡达》《美丽人生》:因为爱所以爱《甘地传》:幸运的甘地《罗拉快跑》:存在即为偶然《辩护人》:鸡蛋碰石头的故事《冬眠》:安纳托利亚的忧伤

文摘

不当灵魂工程师关于教师这一行最野心勃勃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据说出自斯大林,也有人说出自加里宁,总之,这句既带有中世纪神学色彩又带有现代工业文明烙印的著名论断是十月革命的产物。对这顶戴在教师头上的高帽子,我不能说没有好感。我是教师,邓小平时代用这句话实现了教师地位的正常化,对“文革”时期的反智主义算是做了拨乱反正,我对这句话无法不产生好感。但是,当有人真正当面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又无法不惶恐。首先,这话不一定是针对我说的,就像毛主席说“人民才是真正伟大的”,我绝不敢把自己当作人民,虽然我是老百姓。人家所说的“人民”和“灵魂工程师”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这些概念里没有具体的人,即使有,像我这种爱慕虚荣、贪图小便宜、喜欢别人过得没有我好的小人,哪里配得上这么崇高的敬意呢?刚开始,我心虚、冒汗,后来这话听得越来越多,见许多人都面不改色地接受了它,于是我也像惯偷一样逐步适应了这种惊险场面,常常一边嘴上说“哪里哪里”,一边把这顶不属于我的帽子顺便揽入怀中,然后在教师节或者其他什么节的时候,美滋滋地戴在头上,做道貌岸然状。尽管我很希望自己像中世纪的传教士那样去拯救别人的灵魂(我觉得灵魂工程师的说法有传教士的味道),从而把这顶帽子戴得更稳,让头上环绕更多圣洁的光环。最好是别人一见到我,他的耳边就回响起古诺的《圣母颂》。但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小人物要去扮演大角色,和根本不信仰上帝的人要把自己打扮成上帝的仆人一样,怎么演都是蹩脚演员,一不小心就露出了自己的本色,自己还累得不行。所以,我愿意别人把教师当作一种类似于律师、会计师、医生,甚至修车师傅、搓澡工人那样的职业,这样我就可以不用为人师表,不用在课堂内外两个不相干的语言世界之间穿梭忙碌。在学生面前端着、拿着,我觉得是不能承受之累。本来教师的出身就不高贵。在古希腊、古罗马,教师大多是仆人,称为教仆。直到工业革命前,这一地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红与黑》里,作为家庭教师的于连只能跟仆人们一起吃饭。教师地位的提高开始于工业革命,西方国家普遍把国民教育和国力强盛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进入社会的中等阶层。后来,在某些国家教师地位被提高到与中世纪教士相提并论的程度,国家对教育的介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成了国家的意识形态阵地,教师则成了坚守阵地的战士,给予直接为官方意识形态服务的教师足够的精神地位,既是对其服务意识的鼓励,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的必要前提,通过树立教师的权威,能更高效、快捷地实现对青少年思想的灌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表面上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实际上是灵魂杀手,调门越高的教师杀伤力越大,既伤他人也伤自己,在高调中,教师的灵魂逐渐失去了质量,没有了热度。调门高的教师通常有一种野心——“我要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他们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迷恋于“神圣”、庄严”、民族”等词造成的意象,觉得让学生经常泡在这些大词中,学生的灵魂和自己的灵魂就可能高尚起来。这种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看作了治疗皮肤病的郎中,他们认为,这和治疗牛皮癣时人经常要泡中药澡的道理一样。其实,这种所谓正面教育是一种鸵鸟教育,让学生把头埋在沙土里,不看真实的世界。然后,教师像《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一样喋喋不休,在学生耳边进行“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一类的说教,让学生以为周围环绕着鲜花、绿草,还有正在丢手绢做游戏的小朋友。实际上周围早已是险恶的丛林。如果有人居然敢把埋在沙里的头抬起来,教师会说,不该看的东西你不要看,然后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正面引导。事实上,这样的教师大多自己并不相信那些大词,他们中很多人只是基于一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朴素感情,他们总觉得饭碗是人家给的,不替人家做点儿事,那太不厚道了。就像一种职业——“哭丧妇”,有的人家父母去世,做儿女的怕自己哭得不够悲伤或者哭不出来,影响孝的形象,于是就请“哭丧妇”专门来哭。她们每次开工前往往就像教师经常使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样,使用同一个开工词,齐唱:“我从来没有想到离别的滋味这样凄凉,这一刻忽然感觉像迷失的羔羊,我想忍住眼泪,却忍不住悲伤,不知不觉中泪成行……”然后逐一数落死者何以忍心云云,再把死者生前的“丰功伟绩”陈述一番,哭得死去活来,但是,只要时间一到,哭声立刻戛然而止,眼泪还挂在脸上就开始向主人家收钱,十分专业!能够把自己不相信的东西说得绘声绘色,把自己并不存在的感情抒发得波澜壮阔的教师,我以为他们在专业的问题上和“哭丧妇”有的一拼。这样说来,正面教育有时候其实就是说假话的代名词。我不想做这种“灵魂工程师”。我之所以没有这样的野心,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我也说假话,但我不能忍受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毫无创意地说着相同的假话。我也骗人,但我不能容忍自己去骗那些十几岁的孩子,那会让我没有成就感!有人说,教师不是灵魂工程师,而应该是灵魂的对话者、参与者,这个调子比灵魂工程师低了八度,颠覆了教师灵魂比学生灵魂一定高尚的前提,把教师从设计者的身份降格为建筑工。权威地位的下降,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灵魂的杀伤力,但我以为这个调子仍然过高。事实上,还是把学生的灵魂当作了教师改造的对象,只是姿态低了一点儿,只是接近猎物时采取了匍匐前进的方式。我们为什么老是惦记着要去改造学生?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教师总是固执地想把一颗已经被污染了的成年人的心包装起来,贴个绿色标签去占领未成年人的心灵货架?一些教师和一些官员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使用两套话语系统,在台上使用公共话语系统,这就是他们的绿色标签;在台下使用私人话语系统,这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绝大多数教师一旦站上讲台,就像《红菱艳》里舞女穿上了魔鞋,开始不由自主地跳舞一样,自动实现了语言系统的切换,开始清嗓子,“这个这个那个那个”起来,说一些吓死人的大话,一些在私下绝对说不出口的假话。我认为在当下,教师不要整天惦记着人家的灵魂怎样,首先要把自己的灵魂收拾利索了。一个站起来的灵魂,自然会引起别的灵魂的注视和尊重,自然会吸引别人走进来,和你一起呼吸。一个跪着的灵魂,无论怎么包装,无论你采用多么巧妙的方式,你都不可能真正走进别人的灵魂。基于以上认识,我觉得自己不可以做一个随时想侵入别人灵魂的野心家,既不做高调的侵略者,也不做低调的合作者。如果教师注定要和灵魂打交道的话,那么,我宁愿是收容者,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残破的、蜷作一团的灵魂,把他们给我,因为我们是同类。做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答《中国教育报》读者问斌胜:您眼中的“好老师”,会有一些不同吗?魏勇:我眼中的好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我眼中的好老师看起来不像是中小学老师,倒像是公共知识分子,有什么特点呢?具体来说,就是“有种、有料、有趣”。“有种”指的是有教学的勇气,敢于直面真实、揭穿谎言,敢于追求真理。在中国,教学尤其是文科教学特别需要勇气,没有勇气的教学艺术近似于撒谎的技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貌似认真地讨论课堂形态的变革,讨论教师的作用是否需要重新定义,讨论如何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好像这些变革都不需要教师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假装中国文科教学内容已经健康和正常,我们教师只需要以一种好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可。这样的教育讨论完全是假面舞会,场面越热烈,实质越虚伪。今天的中国是一个谎言与真相齐飞、落后与进步共舞的时代,许多常识亟待恢复,许多谬误亟待揭穿,许多犬儒急需批判。教师若假装睡觉,所谓教育就是自欺欺人。“有料”指的是有真才实学。教师不应该总是惦记着怎么去教育学生,更应该惦记自己在专业学术上的成长。学生喜欢老师并非因为你一味地迎合,而是因为你自身在学术上有独到的造诣或见解,然后跟学生一起分享。学生因此而成长,学生才喜欢你。所以,好老师应该是有强烈学术兴趣的人,不然,就只会教出芮成钢这样动不动就“代表亚洲”的学生。“有趣”指的是有幽默感。在教师这个行当中,有幽默感的老师几乎都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幽默对学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幽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达到使其“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一种开放、包容、不走极端的人格。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幽默感十足的人会成为法西斯分子或恐怖主义分子,幽默是一切极端主义的死敌。周衍池:您的教学方法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适吗?这种理念和方法对农村学生适用吗?魏勇:开放的教学方法不但适合高中,更适合初中,因为初中升学考试一般不考历史,即便少数地方要考,也或者进行折算或者开卷考试,总之,应试压力小。开放的教学方法不仅适合城里学生,也适合农村学生。我在乡镇小学工作过3年,在乡镇中学工作过8年,我发现农村孩子的好奇心一点儿不比城里的学生差,他们主要差在见识不如城里学生方面,这样的话,农村孩子更有必要开阔眼界。如果说农村孩子只适合应试教育的话,那是对农村孩子不了解和有偏见的结果。杨帆:如果您的观点与教科书不一样,您会怎么办?魏勇:在我的经验当中,如果我的观点与教科书的观点不一致的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科书的问题。我可能会进一步去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夯实自己的观点。除了相关史料和书籍以外,我常查阅的资料是中国知网,建议大家在里面充点儿钱,以便随时下载查阅。此外,当我的观点与教科书不一致时,我通常会在课堂上做文章,把支持两种观点的论据同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甄别和讨论。这样的话,课堂容易出彩。想一想您的家人,您就不会鲁莽对抗;想一想您的子孙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您就不会轻易屈从。清风:你是怎么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师的?魏勇: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也没有确定的答案。首先,我不确定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我只是想成为有趣的人,无趣之人容易成为某种主义的狂热分子,容易给人类造成灾难。你说,全身绑着炸弹去炸死陌生人还以为自己能上天堂,这是多么无趣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当你追求有趣时,即意味着你离独裁专制和宗教狂热等极端思潮更远了。这是一件好事,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我喜欢大家都来提这样的问题。喜欢归喜欢,不见得我能够回答得令人满意。首先,有趣是在非功利而且比较松弛的状态下产生的。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人生看作一场竞技比赛,而应该看作一款高难度的大型游戏,我们认认真真在其中跌宕起伏,也会紧张、焦虑,但没必要把失败看作世界末日,也没必要把成功看作人生顶点。游戏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样的松弛心态是让一个人变得有趣的基本前提。其次,有趣是长期进行剧烈的智力活动的结果,灵光一闪的幽默不会光顾智力懒惰的人,它只眷顾那些智力活动勤劳的人。若要变得有趣,你必须拥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童心,你必须时常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比如做白日梦,比如聊天儿,比如写点儿不能发表的文字之类。顾意:魏老师,请问您有没有过不想做老师的念头?我今年35岁了,因为种种原因,感觉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并不出色,害怕误人子弟,待遇又不高。可做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魏勇:我当然有过不做老师的念头,做老师之前有过,做老师之后也有过。早在中学时,我就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它不需要雄性荷尔蒙和英雄主义。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远不够刺激,它满足不了我内心与生俱来的对神圣的向往。在我看来,最具神圣色彩的生活是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民族国家,即为国家服务或献身。而最具神圣感的职业是军人,因为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超越个人功利的,并拥有特殊的仪式和宏大的目标,这是我骨子里面喜欢的生活。高中毕业之前,我首先选择了考飞行员,成为一名歼击机驾驶员是我所能想到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职业,结果因为个子高落选。紧接着,报高考志愿时,我选择了文科生唯一能报考的军校——空军政治学院。高考分数出来之后,通知我去参加军检,军检结果全部合格,但不知什么原因没被录取。于是,一个把古德里安和巴顿看作偶像的人非常不情愿地读了师范学院,那个憋屈呀!在大学里,我心里盘算着有两条路可以帮助我回避中学教师的道路,一是大学生参军,二是考研。结果,因为我们恰好赶上了年的事情,毕业时既不能参军也不能考研。不能参军的理由没告诉我们,不能考研的理由则明白无误地向我们昭示了:哲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不适合连续学习,需要在基层工作2—3年才有资格考研。当了老师后,一开始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老是眺望外面的世界,一度离开学校到外面闯荡。结果发现,我还是更愿意跟知识打交道而不是与钱打交道。于是,回到了学校。随波逐流地教了两届初三毕业班和十届高三毕业班,其中的孤独和苦闷远不是“特级教师”之类的荣誉和表彰所能化解的。作为教师,怎么活才有意义?任何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帮不上我,唯一能够缓解我精神危机的是自己赋予教师工作的意义。如果教师工作仅仅是帮助学生考大学,那么教书就只是谋生的手段。只有具备超越性的诉求才能让内心有热情。对我而言,这个超越性的诉求就是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的到来添砖加瓦。于是,启蒙,成了唯一的选择。开常识讲座、编写数理工程专业方向的高中历史教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做历史的游戏课程等时,都坚持将启蒙精神注入其中。我不清楚您的具体生存状态,不好给出具体建议,只能跟您分享自己做教师曾有过的挣扎、苦闷,希望能让您有所借鉴。清雪:我很苦恼很多学生总是喜欢看电视和上网,却不爱阅读,我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魏勇:看电视过多的问题不是老师所能管的事情,首先需与家长沟通。家长想明白了,学生看电视的问题才能解决,所以,关键是教育家长。至于上网,我觉得需要分情况,要看学生上网干什么。经典的欧美电影,TED的演讲,哈佛、北大等学校的公开课,BBC和NHK制作的纪录片等,这些应该鼓励学生去看并讨论,既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英语能力,又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今天的阅读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读书上了,读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dc/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