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金融MM采访了一位做房产中介的朋友,这位朋友跟金融MM聊得相当嗨,从房价到房产中介内幕到收入无所不包。相当不赶巧的是,这位朋友还丢了他赖以生存的装备——电动车……
“你跟店长说,就说我正带客户看房呢,中午不回去签到了。”
在派出所里的一间办公室录完笔录,已经接近中午11点,小王看了看墙上的表,连忙掏出手机跟同事发了一段语音。
“本来我们中午是要回门店签到的,如果是带客户看房,就可以不回去。”小王跟桌子对面的民警如此解释。
小王,男,24岁,某连锁房产公司中介(严格来讲应该是“置业顾问”),虽然入行不到两年,却早已从刚毕业时见到姑娘就脸红的无知小伙,成长为一个编瞎话还能流露出一脸真诚的社会青年。
今天早上,社会青年小王丢失了年度第二辆电动车。
“怎么着?你是现在就跟我看监控啊,还是我们先按你说的那个位置出警一趟?”负责接警的民警递给小王一支笔,往签字确认一栏指了指,“反正警是肯定要出的,你看看现在还能不能看见那个车的位置?”民警接着说。
两周前,已经丢过一辆电动车的小王下定决心,花了五千多,按某品牌的宣传广告购买了一辆带有配套防盗APP的电动车。“高分贝防盗鸣笛,实时位置追踪,APP一键锁车,不正常位置提醒”——广告上是这么写的,然而当小王收到第一声提醒时,那辆电动车已经在四个小时前被从北三环一路运到了南二环。
“您先带我去那个位置看看吧,挺急,下午我还得回去带客户过个户。”可能是APP设计失误,一旦电动车启动防盗跟踪,那个不正常位置提醒就每隔10秒手机上循环弹出来,低头签字的功夫,小王的手机已经震动了3次。
“行,我看看今天车在不在院儿里。”登记民警说罢,起身站在窗口向楼下瞅了一眼,然后冲楼下喊道:“老刘,带那几个孩子出个车呗!”
十分钟后,小王便和四个警校实习生一起,挤在一辆随时都可能散架的警用面包车后座,晃晃悠悠向城南驶去,那个被称为老刘的民警坐在副驾驶,不时转过头和小王聊着几句。
“听说你们搞房屋中介的最近很赚钱啊?”老刘看着后视镜里的小王问着,“我亲戚家一孩子跟你同行,前段时间听谁说赚了多少多少万。”
“就那样了,赚钱得看能不能卖出房子,像我一个月卖不出去一套的,每个月也就发底薪,而且就算我这个月卖掉了房子,但等各种手续走完,也得等俩月才能给我提成。”尽管小王丝毫不想和老刘开展social,但面对人民警察充满正义的凝视,他还是选择了如实交待。
在北京,和小王一样靠天吃饭的二手房交易的中介有很多,尽管底薪连房租都不够,但大家都知道,或早或晚都能撞上一笔大买卖——虽然收入波动远没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么夸张,但靠着一笔交易获得十几万提成的人也并非少数。
“那你们平时靠啥赚钱?”老刘继续追问,那四个实习生也跟着竖起耳朵。
“偶尔帮客户避避税啥的呗。”小王含糊其辞,“反正就是我们跟税务那边有个折扣,靠这个多多少少也能分点。”
事实上,小王所说的避税赚钱也不是什么秘密,一般来说,地区税务部门都会给大型房产中介公司一些“折扣”,而这一“折扣”通过中介个人向房屋交易双方传达时,往往都会上涨0.5个百分点,但因为通过中介确实可以给自己减少很大一笔税务支出,因此大家往往也都会默许这笔钱的存在。
小王一边和老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边和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dc/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