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中高考改革后,这7种学生难拿高分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jc/140117/4328648.html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每一个好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都是可培养的!

中高考改革之后,这7类学生,如果再不改正过来,就只有垫底了!家长提醒孩子,赶紧查!马上改!

一个孩子如果愿意改变,即使现在还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几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成绩有很大的进步!

01

阅读不过关的同学

改革之后,“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为决胜考场的关键。

有一个被举过无数次的例子:

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多阅读,也要懂得怎么读。

47年教龄的语文老师田晶就曾说:

读一本书就读透一本书,读一万本书就读透一万本书。

只读不透,只知不悟是要不得的。

千万不要读完一本书,连一篇读后感都写不出来。

▼对策:

1.小说、名人传记、诗歌……阅读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即可。

2.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

3.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4.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适合中学生阅读的30本书籍推荐:

1、《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挪威)

2、《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法国)

3、《哈利波特》J.K.罗琳(英国)

4、《达芬奇密码》丹·布朗(美国)

5、《三体》刘慈欣

6、《悟空传》今何在

7、《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8、《大秦帝国》孙皓晖

9、《三国演义》罗贯中(明)

10、《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

11、《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肖恩·柯维(美国)

12、《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阿兰·拉金(美国)

13、《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美国)

(以下为作者部分)

14、金庸(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白马啸西风)

15、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16、刘墉(萤窗小语/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17、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

18、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岁月/借我一生/千年一叹)

19、赫连勃勃大王(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

20、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

02

不会规划学习的同学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不一定!

有些同学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

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的同学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决定成绩的并不是你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对策:

自己制作学习计划并坚决完成。

1.先仔细想想,这段时间最想在哪方面有收获?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目标,然后进行分解。

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执行,不妨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

3.遇到变动时怎么办?写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03

拖延的同学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有拖延症!

他们的常态是: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写。

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对策:

体会一下高效的习惯。你会玩得更开心,学得更开心。

1.从半个小时开始练习,在这段时间内,只专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数学卷子,或者看一本书。

2.把所有可能造成诱惑的东西收起来,或者干脆换个环境。

3.如果连半个小时都无法坚持,是不是会对自己很失望呢?想想失败的感觉,再想想成功坚持的感觉,遇到诱惑时做个正确的选择。

04

基础不扎实的同学

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每天的学习都需要按一个合理的顺序,每个科目的学习更具有前后连贯性。

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节奏的混乱,最后导致知识消化不良。

对于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还没掌握好,老师再讲新的知识,自然就会听不懂了。

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又纷至沓来,从而陷入“一步慢导致步步慢”的恶性循环。

▼对策:

课前一定要有预习,预习效果怎么检测?

1.试着对你所预习的内容提几个问题。

2.试着复述。

听课时要有主动性,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抄笔记,否则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

课上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下尽快找老师或者听懂了同学给自己讲讲。

复习要及时,并且一定要动脑。走马观花的浏览只能加深机械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进行思考。

对于一些书上的公式、定理、单词、成语等基础知识,自己可以做些归纳整理,扎实基础!

05

不会改错的同学

很多同学在复习阶段不重视错题,做错的题目连答案都不该,或者仅仅把标准答案写在旁边,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导致考试中一错再错,成绩难以提高。

▼对策:

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发现规律,抓住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

一定要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同学的知识漏洞。

家长也要督促孩子经常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06

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同学

情绪波动是学生当中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阶段心情低潮,学习成绩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对策:

1.自我暗示法

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虽然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2.决战决胜法

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07

沉迷电子产品的同学

手机,是大人用来通话聊天的交流工具,偶尔用它休闲娱乐,缓解压力,可以。

你说你也想用手机来消遣娱乐,你还没有长大,你的大好年华不能过早地虚度和消遣。

如果你在最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消遣,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等待你的必定是一个惨淡的中年,甚至是晚年。

▼对策:

想要休闲娱乐?可以。去操场跑步打球,去博览群书,去发展兴趣特长,约上三五好友外出散步……这些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修身养性,远比手机里那个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来得有意义。

中高考改革后,7种难拿高分的学生已经说完了。

但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学生能真正把话听进去。

父母不可能总在你耳边叮嘱唠叨,何况你会嫌烦;老师不会实时指出你的问题,毕竟老师要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

一个人的人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领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坚持!

看完此文,希望你能有所改变。

来源|网络

整理|学习控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LABLATIME

(互·动·时·间)

从改变一个坏习惯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fz/68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