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青埂连载194宋辽战争卷第九章契丹绯


投稿/段海辉

注:本稿件为《大宋三百年》长篇连载之第二卷,简称宋辽战争,隔日更新。往期连载请回复关键词「宋辽战争」。

···

大宋主战派

边关守将贺令图上疏:契丹主少国疑,萧太后主政,这个妇女生活很不检点,跟韩德让关系暧昧,朝野混乱,应该立即出兵收复幽州。

贺将军的上疏,让皇帝有了北伐的想法。

很快,主战派大臣薛继昭、刘文裕,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上疏:萧太后和韩德让私通,大肆屠戮宗室。小皇帝对母亲的做法很不满意,辽国上下议论纷纷。

这些主战派,实际上都是军事菜鸟,对于战争,他们没有大智慧,只有爱国的热情。给太宗上疏的这几个主战派,除了刘文裕,可算矮子里面的将军外,其余都是庸碌之辈,更不是什么智者。

他们提出的北伐意见,更多是一种“热爱大宋,仇恨契丹”的爱国情怀,胸中并无半点成算。

贺令图,太祖贺皇后的父亲,虽然他是太祖的亲戚,但很早站队到晋王集团,父子二人成为晋王心腹。他少年时很谨慎,但是做事轻率而无谋(轻而无谋)。后来,战阵之中,贺令图中计,被耶律休哥活捉。

贺怀浦,随杨业出征,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贺氏父子,都是大宋壮士,抗击契丹,血气甚壮;但战争是人类最高智慧。的较量,来不得血气之勇。贺家父子二人无此智慧,历史上,这种“智浅而谋大,力小而任重”的悲剧,将要在他们这里重复。

薛继昭,这位掌管内廷制造的文思使,没有经历过战阵。他根本不懂战争。而后来,战争如他所愿爆发后,他也参战,在曹彬麾下,但他表现极为恶劣,临阵时,还没有开战,他就想好了怎么逃跑。

刘文裕,这位掌管军需物资的军器库使,虽然屡立战功,但是对于讨论战争,他的能力和智慧还不合格。

大师侯莫陈利用,他仅仅是个江湖术士,对于战争,他没有资格发言,但是为了刷存在感,他还是成为鼓动战争的积极分子。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事,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遗憾的是,大宋上疏北伐的主战派,几乎都是庸才。

契丹绯闻

辽国好像乱套了,而接踵而来的消息,好像更加印证了辽国的混乱。

辽国南边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耶律休哥,突然不再强硬,变得无比服帖。他下令边关军士不得侵犯大宋,宋朝的牛马有跑到辽国的,也要主动送还。

耶律休哥还玩了一手蒋干盗书,他派出很多间谍到大宋,结果被大宋边关抓住后,一经审问,间谍们都招了:辽国内部空虚。

跟战神耶律休哥的间谍战相比,大宋的边将的水平还处于未起步阶段,所以边关守将都相信辽国内部空虚,按照史书的说法:边帅无谋,皆信之。

信息传到宋太宗的耳朵里,宋太宗的水平跟边将也没什么区别,边帅无谋,宋太宗也是猪脑子。

他居然相信了辽国内部空虚的情报,因为:连战神耶律休哥都服软了,辽国现在肯定很空虚,现在北伐正当其时。

宋太宗之所以相信假情报,除了边关将帅上疏,间谍的消息,耶律休哥别有用心的诱骗外,还因为一个桃色新闻:萧太后和韩德让私通。

事情是这样的,萧太后年轻时,本来是许配给韩德让的,不过后来萧太后被耶律贤看上了,就纳为妃嫔,生了耶律隆绪。

耶律贤死后,耶律隆绪还小,就由萧太后摄政。萧太后年轻守寡,跟韩德让情投意合,韩家人世代掌管军权,萧太后怕不利于他们孤儿寡母。就跟韩德让说起了悄悄话:我本来是要许配给你的,希望我们能再续前缘,那么幼主当国,你可以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

从此以后,韩德让经常有事儿没事,出入萧太后的居所,毫不避讳。每次出去打猎,他们就乘坐一辆车,睡在一个帐篷里,两人通奸已成辽国的公开秘密。

为了公开长久维持与韩德让的不正当男女关系,萧太后便派人,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从此和韩德让像夫妻一样生活,一地儿睡觉,一桌吃饭。

这就是宋人文献记载的,萧太后与韩德让的绯闻。

按照汉人的道德伦理,一国太后与大臣通奸,荒淫无耻,不守妇道,人人得而诛之。辽国百姓对她应该是侧目而视,唾骂不止。

这对奸夫淫妇也应该是民心尽失,契丹朝野也是人心涣散。

很遗憾,其实不是这样,这不过是大宋庙堂单方面意淫的政治风景。

即便宋人记载的是真实的,辽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也不是这样的,而是恰恰相反,辽国人觉得:国家元首的私生活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乌孙、契丹等对于婚恋的态度相当开明奔放,当然,按照汉人观点,这些叫乱伦。在他们的传统里,父亲死了,儿子娶后妈;哥哥死了,弟弟娶嫂子是传统,当然,反向也是正常的,哥哥娶弟媳,老爸娶儿媳也不是不正常的。

在他们的观念里,婚恋甚至可以跨代,比如爷爷死了,孙子娶后奶奶。比如我们熟悉的细君公主就是如此。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年),为了联合乌孙打击匈奴,汉武帝把宗室女刘建之女刘细君封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当时,昆莫猎骄靡已经老朽,细君仅与其孙年龄相仿。细君公主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写了一首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读到细君公主的诗,雄才大略、心狠手辣的汉武帝的不禁生出感伤之情。

武帝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秦琵琶”。明知胡地苦,何为嫁女郎。

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乌孙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以自己是礼仪之邦大汉宗室的理念,表示无法接受成为孙子的老婆,向汉武帝请求归国。

汉武帝刘彻的回复是:你就入乡随俗吧,我想要和乌孙联合打击匈奴(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细君无奈,为汉帝征服匈奴之大业,再次成为岑陬之妻。祖孙共妻俗,细君心哀伤,1年后,细君公主产后失调,心绪难平,郁郁而终,年仅21岁,终生不曾归汉。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君王,从细君公主远嫁这个小事儿上看,被历史学家美化得体无完肤得煌煌大汉盛世,不过如此。

如果真是盛世,也不用牺牲女人来换取和平,大凡牺牲女人换取和平的王朝,都是软弱而无血性的,很遗憾:被我们溢美的汉唐明清都有这样的做法。而大宋三百年,从来没有这么干过,就算别人来求婚,大宋庙堂也要否决。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大宋是积贫积弱的话,那么汉唐明清的君王都是软骨头。

所以,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看来,这样的婚恋传统太寻常了。

契丹的婚恋传统也很开放。辽国记载的36名公主,离婚再嫁的有6位,其中耶律隆绪的一位女儿还一口气儿嫁了4次。

所以,即便萧太后和韩德让的奸情属实,对于契丹朝野而言,那都不是事儿。反正是死皇帝老婆、新皇帝的老妈,和别人私通,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然而,辽国一场可能仅仅是子虚乌有的绯闻,成了大宋认定辽国人心涣散、内部空虚的铁证。

下期预告:

宋辽战争卷第九章契丹绯闻4令汉人闻之色变的萧太后竟叫这个名字

主要讲述:令汉人胆寒的辽国萧太后,居然叫一个很柔和的名字,她到底叫什么?

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回复关键词「宋辽战争」看完整连载内容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宋辽战争卷第九章契丹绯闻2求和被拒:太宗如何转嫁战争责任?

??宋辽战争卷第九章契丹绯闻1要不要打契丹?

??宋辽战争卷第八章太宗新时代7天气弄人:封禅计划因何流产?

??宋辽战争卷第八章太宗新时代6封禅泰山,需要哪些条件?

??宋辽战争卷第八章太宗新时代5枢密风波:曹彬是如何出局的?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1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