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我们出版圈的那些奇葩事儿


点击上方蓝字欣公子▲订阅走心的文字

我们出版圈的那些奇葩事儿

?徐杭

进入出版界是我早有“预谋”的。

此前,我在婷美集团当了六年大区经理,卖了六年女士内衣。虽然不是直接站在终端,但也经常出入胸罩部。已做到脸不红、心不乱的地步。

年,公司要在文胸界大展宏图,我和上司对坐在办公室,他突然问起文胸的五大功能,我一时语塞。

那一刻,我恍然意识到,文胸的功能,我真的很想知道吗?NO。

培训部的董姐说,如果您没穿过,可以试试,在罩杯里放俩香橙……

香橙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戴的。我决心离开。

早在两年前,便开始悄悄写书,一本关于韩国近现代史的书《泡菜韩史》。年,书出版了,我准备走,去一家叫磨铁的民营出版公司。

最火那几年,如果你买书,尤其畅销书,三本里可能就有一本出自磨铁。

但当时,知道这家公司的人不多。它很低调,不把自己的LOGO印在书脊上,以免树大招风。

年11月的一个上午,我在和平西桥下了地铁,看见木偶剧院,往东走钻进一个社区,再走10分钟,进到一个不设门禁的院子,左边有栋楼,说居民楼不像,写字楼更不是,对面是一所学校。旁边有座二层小楼。

这就是诞生《明朝那些事儿》的地方。小二楼墙上有行字:“跟文化死磕”。印象最深就这句,站在那我沉思片刻,没完全懂,但觉得很酷!

我终于从高档写字楼,月薪近万的经理,变成月入的编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的每间办公室最多10平米,坐6至8人不等。跟传销组织的工作环境相仿。没有一个人穿着正式服装,看见一个女的,铺张纸板就坐在过道和人聊天,一切都是那么山寨。而我进的也是全公司最奇葩部门,叫文治。不是文治武功的意思。而是三文治的简称。招人有一条规定:只要没经验的!

我干的第一个工作是:打榜。坐在电脑前,打开当当和卓越的页面(那时买书还没有京东)。拿着公司给的账户,开始买书。自己的员工买自己公司出的书!买呀买,手慢了还不行,别的出版公司没准也在那买,冲到畅销榜第一名,是要费些功夫的。用了足足三天,总算把一本叫什么揭秘阿童木的书,打到第一名。待了不到两天就下来了。

部门开讨论会,离不开怎么给书做广告。天天商议如何让一套完全卖不动的“神秘大陆系列”侦探小说,能火上一把!全是白费功夫,干了一个多星期我都想吐。

但我坚持着,直到月底,真正牛逼的工作终于来临,参加新书评级会。

每月召开的评级会,是我早听说的,那是公司最核心价值,一本书的好坏生死,决定于此。那个屋二十来平,沈浩波(磨铁总裁)端坐于放PPT那面墙对面。各部门主编,印制、发行、销售部门的经理全来,分坐两旁,其它空位编辑随便坐。

每个编辑,每本书只有十五分钟亮相机会,要使出浑身解数做出PPT,在最短时间,把整个书的卖点解释清楚。PPT一张张过,脑洞全开。书名、封面、作者、内容简介、卖点分析,再读几段精彩书摘,这些讲完时间已快到了,所以15张PPT“最完美”。

有的编辑用力过猛,一口气做了四十多张,刚讲到一半,时间到,对不起,停!有人掐表!

每讲完一本书,主编和部门经理就集体投票,决定这书的等级,书分ABCD四等,C级以上是重点书。票数过半的才能晋级,然后再投下一轮。评级越高,营销资源越丰富。到A类书就必然得到最多的资源。

得到最多营销资源,就意味着最可能畅销,畅销也就意味着编辑多拿钱!

好吧,干劲有了,只嫌时间太短,但这是攒了一个月的选题呀。讲书时间短,还有讨论时间呢。每次选题会,都是从早到晚,下班也结束不了,书的品种太多。

虽说十五分钟投票确实鲁莽。但策划、发行、销售、印制,各部门的人坐到一起,从不同角度,共同审视这本书,评判优劣,交流看法,提出有预见性的主张,最后老板一言定音。

每本书经过一轮过堂,全摊明面上了,犯错几率被缩小。这份民主集中制,在当时出版界是最先进的。

一本书的命运,在它还没生产出来之前就决定了。

不过说到底,靠15分钟了解一本书是不可能。所以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