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期间,身处武汉的作家方方,其日复一日的日记,瞬间爆红,化为万众瞩目的一道风景。日记很深刻吗?不深刻。只是浮光掠影地平面抓拍,而不是鞭辟入里地深度透析。很全面吗?不全面。仅为一鳞半爪,而非上下左右地面面俱到。很丰满吗?不丰满。仅为枝条的细微末节,而非树木的整体风貌。揭示了什么秘闻吗?没有。她之所讲,自媒体早已沸沸扬扬。揭示了什么真相吗?也没有。她之所言,并不新鲜,皆为人所共知的旧闻。也就是说,她笔下之陈述,凡正常人,只要设身处地想象和感同身受地体会,都能预判得到。换句话说,她的日记,尚且止步于常识的范畴,距离思想的领域还很遥远。那么,她的日记为何会引发如此热烈地回响?依我之分析,原因无非有三:一,她是在说人话,而不是在打官腔。人话,就是家常话,随意,亲和,没有套路和模板,不正襟危坐,不故弄玄虚,亦不居高临下。二是她唇舌之所言,正是大多数人心中之所想。也就是说,她说的事实和道理,与受众心中所想的欲说的,有其高度的重合性,因此才点燃公众共鸣的激情。三,众多写作者都以权衡利弊的精明,或缄默不语,或加入了另一种合唱,唯独她还在执拗地坚守于一己的独唱,于是她的话语,就成了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成了那些厌恶虚假渴望真实者唯一可以依偎的精神呼吸机。无数憋闷的人,怀揣一肚子的怨愤,却找不到发泄的通道,于是纷纷朝她的日记聚拢而来,并借用她的文字,来排遣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心声。来源:天涯论坛方方的日记,并非那么地口无遮拦,而是欲言又止的,是浅尝辄止的,甚至是在沿着一条既定的轨道亦步亦趋:天气,医生朋友的说法,邻人或朋友的视频,对已公开的某个事件和甚觉荒唐的某种现象的评述等,依序排列,而又蜻蜓点水,未敢在某一个焦点上多加停留,更不敢对其过多地纠缠与深究。其基调是平缓的,清浅的,又是郁闷的、幽怨的、焦虑的、忧伤的和悲愤的。
防失联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