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打倒那个房产中介


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01215/8498655.html

今年8月,杭州向房产中介开了第一枪:官方推出“房东直售房源”功能,让买卖双方越过中介直接联系,市场中多了“中介已死”的说法。

更惨的是,在全国“房住不炒”政策下,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度萎缩,没法开张的中介公司,已经出现关店潮和裁员潮。

在楼市调控和“去中介化”的双重夹击下,贝壳找房首当其冲,市值自高点跌去多亿美元,仅剩亿美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房产交易频次低,也没办法搞购物节,但如果按交易额计算,贝壳找房是中国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商业平台。年,贝壳的总交易额(GTV)突破3.5万亿元,超过京东的2.6万亿元,是拼多多1.6万亿的两倍多。

然而,贝壳打下的护城河,正在被同行们“抄作业”。更大的风险在于,在“三年一轮回”的楼市调控下,房产中介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

本文拟讨论三个问题:

1.贝壳是怎么做成中介老大的?

2.贝壳的作业好抄吗?

3.中介会被打倒吗?

01

中介“一哥”是怎么炼成的?

过去十年,围绕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跑出了阿里、美团、贝壳和滴滴四家巨无霸企业。只不过互联网巨头通过线上平台改造线下生意,而贝壳是唯一从线下反攻线上的“叛逆”。对贝壳而言,互联网只是外壳,房地产才是底色。

贝壳脱胎于国内最大的房产经纪巨头链家。从链家到贝壳共有两次迭代:其一是年上线链家网(即贝壳前身),初步完成线上化;其二是年推出贝壳找房平台,从自营走向跨品牌,平台化运营。

年,中国取消福利分房,地产中介开始野蛮生长:房源信息虚假、中介恶性竞争、利用买卖双方的信息差“两头吃”。就连后来的“中介头子”左晖,在北漂期间也被黑中介骗了不下十几次。

为改变行业乱象,链家创始人左晖开始向美国房产经纪取经。美国采用的是MLS(房源信息共享数据库)模式,不同经纪公司以会员形式加盟,在MLS平台上共享房源信息。MLS属于双边委托机制,也就是说买卖双方要分别请经纪人,两边中介各分佣50%[1]。

但左晖考察后发现,由于国内房产交易欠缺基础设施,无法照搬MLS模式。首先,国内房源不保真,交易缺乏信任;其次,中介公司高度分散,各自为战难以协作;再者,美国独立房产经纪人门槛高,而国内缺乏高素质的从业者[2],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复制。

于是,参考美国MLS方案,左晖打造了一套中国特色的方法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难而正确的事”。正确与否很难评价,但难度确实很大:相比电商、外卖和打车,房地产的标准化难度堪称地狱级,贝壳的成功则在于,尽可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标准化。

1.房源标准化

贝壳花了十年,投入了不下6亿元,做了一套覆盖全国个城市,共收录2.2亿套房源的数据库。

年金融危机期间,楼市与中介都萎靡不振。当时左晖雇了几百人,带着卷尺和笔记本,在30多个城市挨家挨户地数房子。据后来人回忆,几年之后,去新城市扫楼时,链家员工平均每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113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