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5天超百万播放量的神片深海恐惧症患


生吃昆虫,真香。粪中取水,解渴。

谁这么野?当然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贝爷。

这位硬核偶像经常以身犯险,交给人们无数荒野求生的知识。

地上有贝爷,那到了水下,绝对就是深海男神“洛爷”洛朗·鲍莱斯塔的主场了。

他曾和尼罗河鳄鱼一起潜过水;

也曾在夜里和头鲨鱼共舞。

没错,洛朗的每次海底探险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次他野心更大:深海极限生存28天。

今天叔要讲的这部片子,让我们见证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挑战。

《极度深海》

8月1日全球首播,带来4K高清的视觉盛宴。

现象级潜水纪录片,浓缩着一场没有退路的漫长旅程。

在大洋之下的百米深处,无论发生了都需要自行承担。

到了该出发的时候,4位世界顶尖的潜水大师呼吸上最后一口空气。

11吨的潜水钟载着他们不断下潜。

抬头望去,岸上的一切都渐行渐远。

光亮一点点消逝,到最后能冲破黑暗抵达海底的阳光,不足1%。

潜水员们个个身经百战,队长就是洛朗。

正所谓不会摄影的潜水员不是好博物学家。

来自法国蒙彼利埃的洛朗·鲍莱斯塔早已拿下世界各大水下摄影奖。

作品被《国家地理》和《每日邮报》等知名媒体竞相争抢。

专业的户外摄影师都知道,拍摄任务必须要提前规划,而不是背上大炮说走就走。

深海摄影更是过犹不及。

洛朗的一个念头,动辄就要耗费2年来筹备。

没个十年功,到水下待不了一分钟。

潜水经验、摄影技术、身心素质,必须样样突出,缺一不可。

耐住零下1.8摄氏度的水温,带着90公斤重的设备,洛朗及其团队在3年前勇闯南冰洋。

下潜深度和时间都达到人类历史之最。

为人们揭开了隐藏在南极冰天雪地之下的神秘面纱。

由于环境实在恶劣,洛朗在此之后接受了7个月的治疗。

但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洛朗觉得很值,表示下次还敢。

于是年,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纪录下数以万计的石斑鱼和条灰礁鲨的生存大战!

没穿金属防护服,他们就这样手持装备,混进这场狩猎风暴的中心。

虽说鲨鱼不会主动攻击他们。

但那危险的利齿和有力的摆尾,谁见了不哆嗦?

鲨:俺们这么多弟兄都围着你转,感动吗?

人:不敢动。

叔隔着屏幕都觉得窒息……

一次次的千锤百炼,累计个小时夜潜和85,张摄影,让岸上的我们也能目睹这“限制级”的壮观景象。

猎奇程度分分钟碾压《鲨卷风》、《夺命六头鲨》有木有!

还有对腔棘鱼这一古老物种的探险研究,洛朗也无疑是业内先驱。

13岁就开始潜水的他,这次兜兜转转回到地中海。

从马赛到摩纳哥,畅游普通潜水员到不了的暮光区(60~米深)。

探索这片生他养他的广阔海域,洛朗已经迫不及待了。

然而看到那个5平米的小盒,队员们这心拔凉拔凉的。

潜水钟只有巴掌大,4个大汉在里面都直不起腰。

监狱的牢房都比这宽敞。

热衷于大海的人必然放浪不羁爱自由。

但机会难得,想要把握,就要做出取舍。

洛朗一行人再明白不过这个道理。

钻入狭窄的洞口,舱门封闭,加压完成。

为期28天的不间断潜水便正式开始。

当然,这个不间断不是全天候待在水里。

而是一次潜3个小时,一天潜两次,以这个频率在4周内循环往复。

但他们的身体始终会处在深海状态。

活动范围要么是海底,要么是压强和海底一样的密封舱。

吸入气体的含氧量只有3%,其余全部是氦气。

传播介质改变,队员说话的音调升高,自带卡通效果。

操作台上的同事听了都忍不住想乐。

不过这个音色配上法语,有时候叽哩哇啦真听不懂。

工作人员还需要适当调整他们的音色才行。

氦气的作用肯定不只是沙雕搞笑。

麻醉昏迷和癫痫性抽搐,乃深海呼吸的两大隐患。

电影《鲨海》的结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被困海底的女主因为氮麻醉产生幻觉。

她误以为已经成功脱险,其实妹妹已经葬身鲨口。

高浓度的氦气能有效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

可它也有着不小的副作用。

本来氧气就稀薄,再加上氦和高压的影响,热量的散失加快。

海里的温度是13度不算很的低,舱内也有供暖。

没用,潜水员身上照样冷,给自己扇个风都觉得要冻感冒了。

他们体内的氦气得花4天才能排掉。

这还仅仅是身体上的考验,精神上更是濒临极限。

咱在家隔离个14天都要疯,人家与世隔绝一个月,是何种的空虚寂寞冷?

所以你看,即使没有冰流和鲨鱼,也一样是困难重重。

投身于海洋母亲的怀抱,大概是潜水队员们每天最大的慰藉。

万物皆可撸,憨憨的鮟鱇也不例外

每日打卡的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海底的光十分微弱,各种各样的生命却总是那样灿烂。

就算无人欣赏,这里的动植物也编织着一首盛大而欢闹的奏鸣曲。

小水母与珊瑚虫

镜头捕捉到了许多有趣又珍贵的瞬间。

你知道鱼也会打哈欠吗?

不信请看这条海鲈。

还有很丑很呆很圆,经常被捕食者当大饼啃的翻车鱼。

一没有尾鳍,游不快;

二没有鳞片,爱招寄生虫。

三皮糙肉厚,真·“死猪不怕开水烫”。

长期以来都顶着蠢萌、废柴、智障的鱼设。

能在险恶的世间坚挺的活到现在,翻车鱼自有它的生存之道。

吃小虫的小鱼和海鸟都是帮它清理皮肤的合作伙伴。

潜水队员拍下的这条翻车鱼一看就被伺候巴适了,笑起来怪可爱的。

海里的意外收获总让人惊喜万分。

大型地中海枪乌贼,连阅历丰富的洛朗都只见过一次。

而这次,他们赶上了它们一生只有一次的繁殖。

枪乌贼的平均寿命只有几百天。

新的生命刚被创造出来,父辈就已经命不久矣。

了解到这个事实,再看这大型交配现场,

总觉得美中带着悲伤,悲伤中又透着蓬勃。

雌上雄下,触手缠绕,腕足深入。

一不留神,这还有半路截胡,霸王硬上弓的。

一长串的受精卵,成了它们此生绝无仅有的遗产。

相比之下,同样有着长腕的筐蛇尾,则书写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密码。

它们无需交配,繁殖靠体外受精,和海星类似。

5只腕足不断分裂,持续生长。

有点让叔想起了九头蛇的那句口号:

“砍掉一个头,再长出两个取而代之。”

“筐蛇尾”这个名字确实取自希腊神话,其灵感原型是蛇发女妖戈耳工。

盘在珊瑚藻礁上,它的直径只有10cm。

全部展开能达1米。

尽管不为生育,它们也会用自己又长又多的腕足互摸。

这么做具体图啥?生物学家也暂未参悟。

叔大胆猜测,说不定像纳尔瓦虾的社交网差不多。

触须相连传递讯号,警惕捕食者袭击。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弱肉强食时刻都在纷繁的海洋中发生。

绚烂的珊瑚礁花园里,有忙着建造的珊瑚虫,就有忙着摧毁的贝壳与海绵。

大自然中的竞争与抗衡似乎从未停止。

几十年的潜水经历,让洛朗见过太多奇景,也认识到了一件事。

海底没有怜悯,没有仇恨。

一切纯粹关乎生存。

但生命的求生意志,总是叫洛朗叹为观止。

海底的排污管道附近的环境很差,那里尘垢沉积,一片荒芜。

洛朗却兴奋地猛按快门。

原来就算是这样恶劣的地带,也是不少生物的家园。

它们就像30多亿年前在原始海洋初现的生命一样,脆弱又坚强。

生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环保有多么刻不容缓。

探索的意义就在于此。

一方面填补未知,打开生物多样性的宝藏,让成千上万的物种展露真容。

蝎子蜘蛛蟹、法拉利蟹、强壮菱蟹、苍蝇虾、海蛞蝓

另一方面反思自身,是不是从海洋母亲那里索取的太多,回报的太少?

在探索的道路上,洛朗最重视3点:

科学的奥秘,潜水的挑战和呈现原始图像的承诺。

这20多天的深海实地考察,比他20年来学到的都多。

为了这个项目他等了18年,甚至不得不告别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

激情往往一闪而过,只有发自内心的狂热才能支撑他完成这个艰难的使命。

更感人的是,洛朗及其团队还慷慨地分享自己获取到的影像资料,供人们研究和参考。

每一帧宏伟震撼的画面,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与深情。

这些“白花”不是植物,是羽毛管虫

他们无数次地返回陆地,又无数次地被神秘壮阔的大海召唤回去。

因为就像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所说的:

“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本片于8月1日全球首播,仅5天播放量已过百万!感兴趣的朋友快去B站感受海底的震撼吧!!弹幕发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127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