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中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济宁人号小苏州,城面青山州枕流。”古人《竹枝词》把济宁比作“江北小苏州”,赞美济宁因运河而兴,宛如江南水乡。济宁真正的兴旺发达,源自元代京杭运河的重建,而元代重建的基础是隋朝运河。那么,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隋太宗

D.隋高祖

2.“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下图中的历史人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争议和思考。下列有关她的说法中有失偏颇的是

A.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B.在治国方面,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C.昏庸残暴,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考试活动。追溯历史,与“面试”相关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禅让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5.唐朝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当时人们普遍推重

A.明经科

B.秀才科

C.进士科

D.状元科

6.唐朝丝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高超。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丝绸

B.缫丝

C.蜀锦

D.苏绣

7.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西市、东市的设立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造成安史之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边镇势力过于强大

C.唐玄宗政治腐败的后果

D.任用安禄山为节度使

10.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选官制度先进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1.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诗飘逸洒脱,人称他为“诗仙”,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2.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13.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14.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辽、西夏、清

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

D.辽、西夏、金

1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6.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勾栏”,他介绍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7.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创制者是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成吉思汗

18.以下少数民族政权中,曾经与北宋或南宋结盟,夹攻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是

①辽②西夏③金④蒙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0.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交子

B.瓦子

C.夜市

D.岁币

21.“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22.以下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元朝的是

A.创立行省制度

B.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C.由宣政院统辖西藏地方事务

D.在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2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李清照

D.辛弃疾

2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列举题

26.

①唐朝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的生产工具是。

②唐朝闻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陶瓷是。

③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的是甘肃敦煌的。

④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割据太原的是。

⑤宋太祖为加强控制,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

⑥宋朝从越南引进成熟早、抗旱力强的水稻是。

⑦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是。

三、材料探究题

27.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年4月24日,南宋商船“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该船从泉州港出发,在西沙群岛沉没,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1)材料一中的A是,B是,C是。

(2)材料二反映唐朝丝路文化交流频繁,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是哪一著作?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渡日本的高僧又是谁呢?他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哪一佛寺?

(3)材料三中南宋沉船当时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船上的“外销瓷器”可能产自江西的什么地方?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2A3C4D5C

6C7D8B9C10B

11A12C13B14D15D

16D17C18D19C20D

21C22D23B24A25D

26、①曲辕犁②唐三彩③莫高窟④北汉

⑤通判⑥占城稻⑦《资治通鉴》

27、(1)A:余杭B:涿郡C:洛阳

(2)玄奘《大唐西域记》;鉴真唐招提寺

(3)指南针景德镇市舶司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中测试卷(一)》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1—13课)》

赞赏

长按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17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