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武则天老公李治被低估的大佬


点击上面蓝字订阅商务合作

弘扬传统文化,点评文史人物,品读国学经典.

有些人死了,但是永远活在电视剧里,而且档期还很满。

除了雍正、乾隆这猪蹄父子二人组之外,另一位承包编剧想象的就是武则天了。

她的老公唐高宗李治,只能作为绿叶出现,而且还蔫巴巴的:无能懦弱耳根子软,被老婆耍的团团转。

玛丽苏电视剧这样演:李治死在武媚娘的怀里,说。

真人李治:?????

古人不喜欢李治,司马光说他“昏懦”,欧阳修就更人参攻击了,《新唐书》用了一段专门骂李治全家的评语:

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

大意就是李世民,英雄一世糊涂一时,立了李治这二货,李治又溺爱老婆武则天,毒害天下。

但仔细看史书,你会发现人物的评论和前面的事实是矛盾的,并没有“毒流天下”啊。

武则天治理期间,秩序井然,国力强盛,连司马光也说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清朝人赵翼说她是女中英主,南宋人甚至洪迈把她和汉武帝比肩评价。“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有意也好,无心也罢,挖掘培养这样的优秀继承者,李治对天下而言,又有什么大错?

至于那些看不惯的人,无非就是大家看不惯他对老婆太好。是啊,若论对武则天的好,李治恐怕能排皇帝第一,那可不是李隆基对杨贵妃花瓶式宠爱,也不是乾隆写几首诗纪念原配,然后继续和美女们玩乐的深情,那是最实惠的给权力给机会啊,天皇天后共治天下,堪称古代尊重夫妻共同财产第一人。

李治助力女人当了大佬,封建的年代,老夫子们急的要跳脚。现代男人和女人估计也有很多不喜欢李治,大家都有点英雄情结,觉得大佬应该人狠话不多,至于李治这样的似乎更重视爱情的男人么,毛姆有一段话说的好: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也不太看得起。

但其实随着现代女性的觉醒,难道只想做小女人么?谁不想有一位旺妻的好丈夫呢?

而李治本人,也不是绿叶啊,他是严重被低估实力的大佬。

大隐隐于朝堂。

他统治下的唐朝国力到达鼎盛,版图达到华夏有史以来最大——万平方公里。

他勤勉“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国力从贞观之年不足万户,扩增到万户,史称“永徽之治”,直到后期健康严重恶化,头晕目眩,甚至失明,才让武则天共同参政,而且一直隐居背后,把控大局,让武则天咬谁她就咬谁。

他“不拘一格降人才”,重建了科举制度。让寒门有机会进入到体制中来,打破关陇贵族的垄断。

他“依法治国”,主政期间,编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据当年大理寺监狱长的统计,当时的犯罪率因为这部法典降到极低。

他“武功甚伟”,西灭突厥,东灭百济,四战灭了高句丽,完成了太宗未尽心愿,连看他不顺眼的史学家,都盛赞他。

虽然李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但李世民死的时候,李治也就是个小年轻,他能够有这样的守成之业,肯定不是一个平凡昏庸的皇帝。

李治这个人啊,他很有点现代意识,总做出些创新性的举动,城府不浅,却又带着点孩童般的天真,而他身上最有趣的一点,就是他旺妻。似乎旺夫是个好词,女人们争相恐后的表示自己旺夫,但少有男人愿意承认自己旺妻。

我们就来说说这一点。

01.

原生家庭的源泉榜样

母亲对男孩子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母亲是受气包,怨妇模样,这个儿子即便长大后,欣赏活泼开朗的女孩,他也会感到不安全不自在,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对原生家庭足够的反省和自我觉醒,往往会把妻子渐渐磨成母亲的模样。

相反,如果母亲是在婚姻是自由开心的状态,儿子往往也会乐于看到自己的女人开开心心。

李治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好样板。

父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堪称模范,两个人十几岁就结发为夫妻,同甘共苦,经过战争/家族血腥争斗,长孙皇后帮他在父亲兄弟之间积极斡旋,出谋划策,坚定站在他一边,赢得了李世民的爱戴。

后宫的女人,有宠并不稀奇,得到皇帝的敬佩,很难。李世民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他对待政敌狠辣,脾气暴躁,但长孙皇后说的话,李世民多半都能听进去。

李世民曾对大臣表示,长孙皇后在各种政务政事上都能启发影响他,对他极其有好处。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也正是这样,李世民非常愿意找长孙皇后商量政务,但是长孙皇后就是为了避嫌,拿后宫不能干政的理由回绝,李世民不听,还要和皇后商量,皇后干脆不理,李世民也只好讪讪作罢。

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

说道这里,大家发现没有。欣赏有头脑的女人的政治才干,爱和女人一起商量政务,李治这一点是随他爸啊!只不过母亲长孙皇后拿的是贤内助的剧本,老婆武则天走的是一代女皇的路线而已啊。而明明自己有才华,却甘当绿叶,做强者的助攻和军师,这个性格李治也是随了他妈妈啊。

母亲早逝是幼年李治最大的遗憾,但他还是得到了足够的爱,看似冷酷的太宗对长孙皇后的三子四女非常溺爱,尤其是对小儿子李治。

一次外出李治久久没有回信,李世民在终于接到信后非常激动,老父亲回信写道:想你快想死啦,收到你的信,一下子不焦虑了。“忆奴欲死”,“少顷忽得手书,忧惶一时顿解。”

啧啧,真父爱如山啊,别忘了,他可是杀兄弟全家不眨眼的李世民啊。

虽然母亲去世他还小,但他也记住了那个足智多谋的母亲,她得到了父亲的尊重和爱,他看到父母齐心协力共谋大事的模式,作为这样的皇三代,他也比和爷爷一起创业的李世民更容易相信别人,愿意去分享。更乐意看到自己的女人受到尊重,发挥自己的才干,自由自在的过日子。

02.

情商爆表:察言观色,以柔克刚

夫妻关系,就像阴阳太极,相互补充,此消彼长。

算命的常常会说,妻夺夫权,就是女人太彪悍了,让丈夫气场弱了下来。

反之亦然。

李治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懂得以柔克刚,不为面子,固执己见:

不到九岁时候,李世民问他读《孝经》有何心得体会,李治就抓住了重点:为人子要孝顺,为人臣要忠君,谦虚谨慎,尽忠尽孝。把老父亲哄得非常高兴。

初授《孝经》于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要?”对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大悦。

李治的两个同胞哥哥,也都是长孙皇后生的,李世民都很喜爱,对二哥李泰更是赞赏有加。大哥太子被废后,李泰就急眼想当太子,于是对李治就开始了恐吓。

虽说还个青少年,李治就已经有了主意,他怕二哥当上太子会对他动手,但他又深知父亲李世民的疑心病,主动告状又会招致猜疑。于是他就整天在李世民面前愁眉苦脸,老父亲一看老儿子这样子了,肯定有事,三番五次询问。李治欲说还休:“我二哥那天和我说,唉….”老父亲一听,立马觉得李泰靠不住。

李治这个人比他爹还善于纳谏,他曾经因为狄仁杰的直言不讳,把他贬到岭南,过了几天反应过来,立马给他调回来升官。在乎真理,而不在乎面子。

“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相比,这样的丈夫,会让妻子感到情绪愉快,也会更加自在的表达观点,发挥才干。

03.

不拘一格,敢作敢当

只要女人稍微更有名气,事业更成功,外界就不免会说这个男人吃软饭。

若要有旺妻体质,就得有一颗破除旧俗,敢作敢当的魄力。

李治有这样的魄力,他颇具创新精神。

他欣赏人才,讨厌阿谀奉承那一套,王勃年少无知傍着皇子大腿写了一篇《檄英王斗鸡文》,李治怒斥:“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而王勃写出恢弘大气的千古奇文《滕王阁序》,李治也大为赞叹,三叹王勃英年早逝。

他改革了科举制度,是殿试的首创者,扶持庶族地主势力;他改进唐朝法律,颁布法典;他打击买卖婚姻陋习,禁止卖婚。

他体弱多病,但李世民爱吃不老仙丹,李治偏偏不吃,他说:如果世界上有不死的人,那么怎么没一个活到现在?“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召集众人一起编修了《唐本草》,促成了世界上首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他不闭塞尊大,积极与外界交流,中国首次与征服了萨珊王国的大食人(今阿拉伯人)建立了外交关系。

他顶住压力废了世族出身的王皇后,也是一种改革的姿态,借此削弱关陇门阀,不愿意做士族势力、舅舅长孙无忌的傀儡,他用娶了低微出身的武后,除了爱情,还有向天下庶民表示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武则天是李治难得的左膀右臂,他不是第一代打江山的,朝廷上都是帮他爸爸打江山的叔叔大爷们,李治又披着仁孝性格的人设,不好直接动他们。武则天是彪悍好用又听话的手,李治是体弱多病躲在背后的脑。

也许他躲在背后,指挥自己一手培养的她畅快的在舞台前格外“嚣张”,一天天更加成熟,说他想说不能直说的话,做他想做不能亲自来的事,相比也有点暗爽和欣赏吧。

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早已超越了平凡夫妻能理解的范围,不在于肉体忠贞,也不在于儿女私情,而是一种复杂局势中,紧握双手的信任和默契。

但是他并没有像欧阳修骂得那样一味纵容她,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很有分寸,我喜欢谁,就对谁很好,但是我有分寸。

比如李治对他的乳母卢氏感情很深,卢氏去世后,李治哭了三天。生前也总赏赐,京城黄金地段的大房子,都给了卢氏,但是卢氏要给自己去世的谋反老公翻案,也就李治一句话的事儿,但李治好声好气的解释,就是不许。

李治对武则天也是这样,她办的事如果是他支持的,怎么折腾他都无所谓,如果背地里的小动作,李治就不会姑息,他先后除掉了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而武后的一些政敌们也受到重用,他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就是旁敲侧击武家人要低调,不要嘚瑟太凶,武则天也没什么办法。

当然了,李治再旺妻体质,他也是个封建皇帝,他希望武则天当个长孙皇后类的女人,顺利辅佐儿子政权过渡,这一点他失算了。但只能说武则天太独特了。他去世的时候,武则天也快60了,谁能想到,那个时代,一个有两个亲生儿子的中老年妇女,能够有那么大的野心和志向去折腾?

给自己立了无字碑的武则天,死前还是选择和李治合葬。他们俩一生都经历过不少异性,但也只有李治才是真正懂她的伴侣。想想看,李治在地下见了武则天,以他的性格,也许会打趣她本事挺大呢。

唐高宗是一种大隐的性格,这种隐让他得到了强势老爸的关爱,也得到了冷血女皇的怀念,他在强人中游刃有余的适当示弱,让他们为己所用,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如果李治像其他大佬皇帝一样,把妻子当成一个工具,一个摆设,设置条条框框,那么我们也再也看不到一个传奇夺目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了。

把最爱的女人旺成女强人,心胸宽广,见得自己女人的好,喜欢光彩夺目的她,这难道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现代男人的品质么?

袁腾飞老师为你讲历史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长按下方







































头部白癜风治疗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36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