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智慧的声音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
“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侧记
人类为什么要四处行走、去感受日常生活中难以得见的事物?也许有人立刻会给出一个回答:好奇呗。确实,无论古今中外,人类的好奇心长存不变。提到了“行走”,很容易联想到汽车行业经常用到的一个词“Mobility”,意为机动性、出行便利性。如今,在汽车产品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的好奇心得到了汽车提供的Mobility的辅佐,行走的疆域也得以扩大。这一次,“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透过时间和空间,带我们回望历史;沿途,邀请蒙曼、郝春文、袁腾飞、吴浩、钱文忠等多位著名文化学者对这一路上的历史、文化与丝路精神深入解读,满足我们的求知欲。
伟大的开端
当我们从西安出发、踏上寰行中国?的征途时,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远方,投向不熟悉的时空风物。汉代的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去求得军事联盟,尽管使命受阻,也丝毫不妨碍他成就了有史以来中国最早的东西文明交流:他归来的时候,带回来很多西域的新奇玩意。
随后,伟大的丝绸之路开始逐渐形成。
当年,汉唐帝国的统治者们深思熟虑之下,以国家力量启动并开辟了陆路丝绸之路,此举不仅可以与一直都带来边患的诸国加强联谊,也炫耀我汉唐磅礴气象。另一方面,他们喜欢我们的铁器、丝绸、精工巧技,我们也喜欢他们的宝马和珠宝,可以相交换。最重要的,西域人在想些什么?如何才能更有成效地怀柔他们?文化的交流和政治平衡的考虑指导着丝路的大方向。这种胸怀生发出来的时候,除了本国利益的出发点,必须也具备了可以兼纳并包的广阔胸怀——出去不仅仅是出去,还要有人跟着我们进来,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实力去接纳各种各样的异乡人、异乡文化?汉唐君主之所以成就了盛世,与这种文化的胸怀、自信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当西域诸国浩浩荡荡排列在丝路上朝长安进发的时候,长安城里的西市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国际贸易的模式。
也难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副教授蒙曼女士在西安论坛上讲道:“我一直想坚持叫丝绸之路为“伟大的丝绸之路”因为我觉得除了用伟大这个词,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这场道路。它不仅是伟大的商品贸易之路,也是伟大的文明对话之路,更是一条伟大的共建共赢之路。“
当代人类学者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个字写在纸上只是十六个字而已,但是要各美其美,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支撑;美人之美,要有相当的文化理解作为基础;美美与共,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各自的文化自信作为文明世界最矮的篱笆墙,与我们的邻居鸡犬相闻、互相守望。如此之后,才有所谓世界大同。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暴力、冲突、战争,与古代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当时汉朝人被匈奴困扰,唐朝人与吐蕃纠缠,这条带来巨大利益的丝路上也充满了铁血争斗。东方西方的人们在丝路上重复走了千年、万遍,有没有实现这个十六个字?
也许我们只能对上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初心是这十六个字的模样。从历史上看,也确实是这样。所以我们对西安、西市应该怀有崇高的敬意,那里贩卖的,是我们最美好的初心。
但是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背后的力量是文化
所以在第二程张掖站的别克文化大讲堂上,让我们感怀到汉代匈奴人在他们民歌里的哀叹:失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山所在的绿洲张掖成为我们寰行中国?第二程的起点,建设在沙漠中的佛窟敦煌则成为此程的终点。
张掖在汉代,是霍去病打跑了匈奴人以后才写入版图的,至今留有军马场。与中原文明巨大的落差刺激出来的贪婪让匈奴选择了战争和掠夺,结果是汉人年年伤别离,匈奴终究别焉支。战争的丑陋与副作用,如今已经被张掖的牧场、宝马良驹掩盖了,但是绝不应当被遗忘。所以躺在青青草场上哼唱牧歌的时候,其实可以反思一下——如果我们可以回到初心,那么这里的美丽应该可以持续得更久一些。
当西域来的商旅与东方来的商旅慢慢在路上相遇的时候,当张掖成为绿色背景、眼前只有黄土或者黄沙的时候,敦煌突兀而出,信仰两个字被放大再放大地矗立起来,膜拜成为此地的关键词。此地留下了世界上最为辉煌的洞窟艺术宝库,无数不同肤色的人们从世界不同的角落赶过来瞻仰它。此行的文化大讲堂上,著名历史教师袁腾飞说:历史上为什么那些国家到中国来朝贡、进贡?是因为来了以后我们都给发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吸引他,他来了,所以文化很重要。
艺术是呈现,文化是呈现背后的核心力量。以敦煌为例,如果没有佛教文化,便没有敦煌石窟。就像文化讲堂上另一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郝春文老师所展示给我们的,敦煌壁画或者塑像一直都在演变中——弥勒菩萨像交脚与否,力士的肌肉发达不发达,飞天裸体还是衣冠——背后起作用的都是文化观念。可以说,没有丝路开拓出来的宗教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对话交流,敦煌的一切都是无源之水,不可能出现和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敦煌,更应该是被视为文明、文化的和平对话与交流的总结,也是一个极富意味的文化符号。
共存才是最后的赢家
带着对上一个问题的省思,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进入第三程——敦煌到乌鲁木齐段,从佛教时空跨入伊斯兰世界。我们的思考结果,在这一程里,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当然也是验证和补充。
宋元时候,河西走廊一半在中原王朝手里,一半在游牧民族政权手中,当双方都具有佛教信仰的时候,敦煌虽然分属不同政权控制,却因为文化的认同被保留。
“寰行中国?”第三程经过的高昌国也在古代的新疆地区。唐贞观初年,偷渡出国的玄奘法师经过高昌,国王鞠文泰非常欢喜,挽留讲经一个多月,还封玄奘为御弟。这一段佳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现出文化认同下惺惺相惜的文化情感的价值:玄奘西行归来,大量翻译佛经,佛法在中国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佛法在中国的文化认同程度也迅速提升,中国人的思想、情怀、生活,在这个佛教文化最为昌盛的时代及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一切艺术文化的繁荣都在唐代发生,儒释道三教在此时终于没有了轻重华夷的分别,融洽地合流,此后再也没有动摇过。这个故事中,政权的更迭依然铁血,文化却能求同存异,在谅解、对话中共存,成为最后的赢家。
宏大的视野
转入第四程,也是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陆上丝路的最后一程,离开乌鲁木齐的别克车队途经库尔勒、轮台、布鲁克、那拉提到达伊宁,体验了一把古代丝路商队在天山腹地的道路的艰难,一路上忽而雪山,忽而森林,忽而草原,地貌差异巨大,气候复杂多变。此行文化大讲堂邀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浩教授,吴老师认为:丝路精神就是充分的世界化和宏大的视野。这句话落实在丝路上的旅者来说:商人牟利,利在世界性贸易;教徒求法,法分布在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里;国王求和平,和平在更多的远亲近邻通过交流对话达成谅解、尊重。孔子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云云,不同的文明就像异性相吸一样,会自然地吸引人类探索的步伐。丝路精神在这一程得到了最好的总结:一切求利、求法的行为,都要经历大自然的历练与考验。
海上丝路与世界化
丢失了初心的人们沉浸在民族间、政权间的利益争斗时,陆上丝路常常中断,渐渐沉寂下去。中国人的坚忍精神此时得到了最好的呈现。我们不会说你怎么敢挡住我的去路、我非要打开,我们迅速转头,在东南沿海找到出口——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四面不是高山就是海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给自足啥也不缺,当我们想要或者需要出去的时候,跨越高山试过了。大海也可以横渡吧,那就试试?也行。中国人不是特别尖锐,但是随方就圆的适应能力、水来土掩的应变能力却是一流的。这种能力,不是所谓人种的优越性,而是来自这个多民族国家、华夏大族的文化根柢。泉州,这个历史上中原人南迁的城市,集中地把历史上中国人的优良文化品性都体现出来了。
在泉州文化大讲堂上,复旦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钱文忠说:泉州有一个举世著名的墓地,这个墓地里有波斯人、阿拉伯人,还有叙利亚人,都是几百年前来中国的世界各国的人埋骨于此。站在泉州最古老的鲤城区高楼上,可以看到教堂的钟楼与佛教的古塔遥相注目,关帝庙、三清观厕身市井,历史上更有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传入,泉州人、其实也是中原人,依然一往情深、不惊不诧、不卑不亢地欢迎一切和平到来的客人:我们的优越文化,我们当然要继续发展;他者的美丽风景,我们也不妨领略一番。
中国古代发明了水密隔舱技术,这个技术实际上比四大发明的地位一点也不低,只是阴差阳错不被看重而已。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船的舱体分成若干小舱体,互相之间通过一种技术完全密封隔离起来,一旦海上遇险,某仓进水也只能影响某仓而已,不至于全船漏水而沉没。总之,这伟大的新技术也被我们的祖先无偿奉献给了世界各国的航海家,对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的催化作用:人类可以走得更远、更安全。于是万国来朝也好、商旅辐辏也好,更大范围的充分的世界化成为现实,丝绸技术被西方掌握后,我们的瓷器和茶叶从东南沿海装进了水密隔舱,世界人民的休闲方式里便多了一个下午茶:中国瓷器、中国茶(条件更好的,喝茶人还穿着中国的丝绸)。代替金银器皿的奢侈,瓷器统一了贵贱不同的阶级;代替葡萄酒的醺醺然,中国茶携带着返璞归真、向内求索的基因让不同文化层面的人都有了静下来思索生命意义的机会。远航也带来了和带走了东西方最经典的思想成果。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明晚期经过海上丝路来中国传天主教,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也把中国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欧洲启蒙运动的时候,来自中国的经典与文艺复兴后欧洲形成的新思想结合起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渊源。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都对中国儒家经典非常重视。原来,撕开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中国文化颇有大功——也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水密隔舱功不可没。而反过来,从欧洲来的番薯和土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温饱状况。这就像人们走出去,互相串个门,带回来可以分享的美味。这是会鼓舞人们走出去的一个理由吗?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副教授蒙曼女士在此行的论坛上说过一段特别美丽的话:
丝绸之路是像丝一样经纬交错的,可以网罗进所有人的梦想。大政权的梦想,绿洲政权的梦想,中原的梦想,周边国家的梦想,法师的梦想,商人的梦想,帝王的梦想,当然还有军人的梦想,像丝一样经纬交错,可以网罗非常多的东西。它还像丝一样,从朴素起步,但是可以织成锦绣,我觉得这预示着这条道路的美好未来,不管起点是怎样,终点必然有无限光明。
这就是我们的梦想吧,千百年来,我们梦想着一个更加光明的世界。怀着这样的梦想,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踏着古代的丝路,用两个月的时间,走过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福建、广东、广西7省21地多公里的山山水水。作为今日行走方式的代表之一,别克品牌启动的这样一个文化之旅,让我们离这个梦又近了一些,让我们又多了一个聚首并谈古论今的平台。
虽然,今天的世界还存在着许多尚未消除的误会、误读、争论甚至战争——世界在变化,我们仍需要对话。但是有梦想,也有追梦的人,我们不妨继续启程,行走。
这,就是我们需要“行走”的最大理由吧。
谨以此献给参加和北京正规的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