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www.wxzbjx.com/注:需要找其他历史资料的请在对话回复相应数字
回复:01获取历史教学视频
回复:02获取中外历史时间表
回复:03获取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资料
回复:04获取一轮复习近代史资料
回复:05获取一轮复习世界史资料
回复:06在线听歌下载音乐
回复:07获取袁腾飞历史视频
回复:08获取北京四中石国鹏老师历史教学视频
回复:09获取精品网课视频
注:今日份历史任务完成简答题和限时训练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
①情况: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
②危害:威胁中央集权的巩固。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情况: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③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3)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①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西、山东。
②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③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它是地方官制重大变革,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废丞相:明太祖朱无璋,正式废除;
②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内阁制度正式确定;
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时间:雍正时期;
③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至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②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考点1从汉至明清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
(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须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审议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2.影响
(1)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隋唐时期兴起完善的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等。
考点2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和选官制度变化
一、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与影响
1.制度演变
西周的分封制到秦代的郡县制到汉代郡国并行制再到元朝行省制。
2.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专制
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中央集权制
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3.官僚政治
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其主要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听从于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
4.思想专制
统治者通过思想控制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和奴役,思想控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统治的辅助手段。
简答题:
1.明清的科举考试内容?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然而越是集权,就越是糟糕。帝国历史的后半段,完全不能和前半段相比。宋是丧权辱国,元是天怒人怨,明是萎靡不振,清是死气沉沉。所谓“康雍乾盛世”,不过帝国制度彻底毁灭前的回光返照,论气度,论胸襟,论精神,均不能与“汉唐气象”相提并论。因此这又是一个由强到弱、由盛到衰的过程。以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为标志,是“积强”。强到不能再强,崩溃。以澶渊之盟和辛丑条约为标志,是“积弱”。弱到不能再弱,瓦解。总之,帝国制度越是完善,越是成熟,越是精细齐备,就越是走向死亡。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关于帝国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