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来源:本文由郎言志

IDliusilang

原创作者刘斯郎

网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最见不得中国好的,是中国的那些公知们。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公知本来是一个“高上”的称谓,其字面的意思是“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素样,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按照初始的设定,他们应该是发现社会问题、引领社会进步的“进言者”。然而,这些年来,“公知”一词却被一群恶臭满盈的人给玩坏了,尤其是在那一群没底线、没原则的网络公知的渲染下,这个词与其背后的群体臭得让人难以言说,也违背了其原有的定义和初衷,甚至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形象。▲如今,连国内一线官媒,也将“公知”一词解读成负面含义,可见这一群体的恶臭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了。近来郎君耳闻多位友人因为撰文揭露香港乱局的真相和西方政客的“真实一面”,而频遭众公知的攻击,这让常和公知“打交道”的郎君颇感震惊,竟不知众公知为了“洋主子”已经如此卖命了。故今日也颇有兴致,撰文细品公知的“婀娜百态”,与众人一起“雅俗共赏”。一、德不配位,祸国殃民公知有一大害:位居中高层,却德不配位,以至于祸国殃民。我这两年写文章,经常会收到读者的私信或留言,其中不乏一些高校学生的吐槽,吐槽的内容基本上一样:自己的教授德不配位,正课不好好上,整日宣扬自己“亲美日,反政府”的反面政治立场,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污泽国家和民族。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川成都的高校学生的留言,记得当时他是这么说的:这人是我的师长,我理应向他学习,敬他、重他,但他的那些言论和观点,我们实在听不下去了。也向上级反映过, 却都不了了之,很多同学上他的课,都被影响了。这件事情让郎君想起了自己在国内读书的时候的类似情境。记得郎君当年年少,和班上数十个心智尚未健全的同学一起,坐在教室里听一罗姓“学者”侃侃而谈,其言语中尽是对社会的批判和所谓的民族大义,歌颂西方民主,讽刺中国体制,看起来也是颇有学识的样子,把郎君和一众小青年忽悠得团团转,以至于年少的我们深感社会、国家之丑陋,甚至相信世界的希望在大洋彼岸。直到后来,郎君漂洋过海一探究竟,才发现罗学者口中的美丽西方是虚构的,在真相面前,那些罗学者口中的西方主义和灯塔精神,也都变得一文不值。可这些一文不值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毒性颇深的谎言,曾影响了我好长的一段青春啊!如今,虽然郎君已经不再被其蒙骗,可郎君的那些同窗,还有那历届学生,又有多少人受其荼毒呢?无良公知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他们做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如今虽说这等人还不成气候,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成了气候,便如今日的香港学界一般,那叫一个“祸国殃民”。▲年11月,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发表涉港不当言论,并坚持宣传其“挺暴徒”的观点被曝光。▲成了“美国喉舌”的社科院研究生导师曹建海,在 中极力唱衰中国歌颂美国,在被郎言志曝光之后反噬令微博编辑封锁了郎言志账号。目前曹建海账号已被销号。二、断章取义,暴跳如雷网络上有人总结了公知的特点:看到说中国好的,就气急败坏;看到说国外不好的,就暴跳如雷。这话一点都不假。▲年,因为说了“美国的缺点”,亲美大公知方舟子气急败坏,要把郎君“丢火里烧”。我这两年写文章,夸中国、批评中国、说国外不好的、说国外好的,其实都有涉及,有时候一篇文章里“正反两面”都会提。最初的时候郎君还会颇为小心地去搭配“正反”面的问题,怕的就是有人断章取义,然后大做文章。▲公知们似乎对郎君这些批评中国、说道西方正面的内容,都视而不见。可后来郎君发现,这些“失心疯”的家伙,会选择性失明,你说国外也有“好的一面”、中国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们就是看不见,他们专门截取其中一部分给郎君扣了帽子:郎君写中国崛起,公知们便扣个“跪舔五毛”的帽子;郎君写西方衰弱,公知们便给郎君封一个“胡编乱造”的标签。▲在知乎上,曾有多篇公知文剑指郎君,有厉害的人,专门翻阅了郎君一年多的文章,把郎君所有报道西方反华、辱华的内容截取,辱华集中在一起,扣帽子说“郎言志试图丑化西方,挑起国际矛盾”。嗯,断章取义的手法用得很到位。(多数文章内容因为造谣谩骂已被知乎官方撤离)当然,有时候他们干脆标签也不贴了,直接暴跳如雷地骂了起来,各种难听的话都能说出口。你说这些人有点知识吧,倒不假,但要说有素养,还真不见得。这也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特性。比如下面这样:一言不合诅咒你全家系列:

一言不合喊你滚、举报你系列:

宣传“中国精神”就是唯利是图系列:与之观点不同、阅读和粉丝多就是“买粉”系列:今年7月我写了一篇文章,文章是讲欧洲夏天也挺热,但是欧洲人不用、用不起空调的。这篇文章从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社会制约因数的角度,解读了欧洲地区的空调普及问题,同时也提到了自然因素导致了该地区不像中国一样必须配备空调。文章很快在多个平台“爆文”,也被众多主流媒体转载,短短几日便有数百万的浏览量。然而,在郎君预料之内的事情发生了,公知们坐不住了,他们截取了几张图,清高地开始讥讽,引导大众来嘲笑郎君的文章,还把郎君说“欧洲普通人用空调比较难”等同于“台湾人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然后开始了一场属于他们的舆论狂欢。后来,郎君简单地看了一下他们帖子的特点,还是那种套路:截取文章的一小部分恶意解读,再附上几张不知来源的“真相留言”证明郎君是个傻子,郎君谈欧洲,他们扯美国,郎君说欧洲人生活也拮据,他们解读成欧洲人都快饿死了,即便有很多海外华人现身说法,也拦不住他们的“聪明盖世”。▲尽管有无数的“海外党”替郎君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力挺郎君说出“真实的世界”,可公知们对这些都是视而不见的,他们照样气急败坏,沉浸在美妙的梦境中,并依据自己的信仰对郎君各种抹黑。三、歪风邪气,道德沦丧有一些公知混在媒体圈和文化圈里,借用一些春秋笔法,再篡改乱造一些史实,便成了“大师”。早几年这些人是很活跃的,这两年被“治”了才没那么猖狂。他们的普遍特点是:粉饰历史罪人,丑化民族榜样,玷污国家英雄,歪风邪气,道德沦丧。▲袁腾飞,多次攻击国家历史伟人、伪造历史,甚至歌颂“战争成就了伊拉克”。他们这些人的存在,也就导致了

中国历史研究院,这样一个普及历史知识的官方账号,硬生生被逼成了网络辟谣、打假账号,先后针对袁丽等人的“历史谬论”进行辟谣性解读。除了歪曲历史,这些人还时常有意无意地粉饰侵略者,例如将美国侵华时期拨款教育事业的一盘“大棋”粉饰成了美国对华的“大恩大德”,却对其欺压的行为只字不提;将日本抢占中国口岸的侵略行为粉饰成促进中国开放,却对其侵犯主权的行为不闻不问。总之就是:掐头去尾,有意误导。比如这位:公知赵立新给英法联军洗白:公知张鸣撰文给侵略者洗白:这股歪风邪气不仅限于历史领域,很多当下的立场问题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些端倪。比如在“中美 ”打得火热的时候,就有公知不说个所以然,在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时候,以“代表多数民众”的口吻谴责中国“违背契约”,力挺出尔反尔的美国。平日话里话外“为国为民”,在这时候却拍拍屁股坐人家美国那边去了:再比如前不久刚刚曝光的陈秋实,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被其身后的公知团队尊称为“有担当的人”,却公然力挺香港暴徒,和境外反华组织、反华媒体蛇鼠一窝:他们这些人,不能说是“坏到了 ”,但其所作所为,真的是道德沦丧了。四、目光短浅,自恃清高公知们还有一个特点:不但目光短浅,还总自恃清高。前不久,香港高校暴乱之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66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