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河北帝国战场


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李绿园《歧路灯》

大家好哇!我是大华。

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篇关于河北存在感的推文,委屈中带着小心翼翼。每当听到这种语气,我都想介绍介绍我妈。

鹰派“地区价值守护者”,与其他城市的battle从未落下风。

在她的口中,家乡是渤海湾最耀眼的明珠,是九州大地最靓的仔。

说她是民族主义都有博爱之嫌,准确形容,应该定义为:

唐山主义。

若是没出过远门,也可以理解,但她这些年东西南北飞来跑去玩耍过很多地方,而走过的城市,经她细细比较,都能收获一句评语:啧,可比不了咱唐山。

唐山火车站老照片,颜值非常能打

图片来源:天天快报

并非敝帚自珍的故乡情结,着实是睥睨四海的大城自信。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西安美食不如唐山,上海繁华不如唐山,桂林空气……空气这点让她有些苦闷,毕竟再强的主观意志也很难在空气污染指数上力挽狂澜。

她是那么耿直,从不屑于用供暖情况欺负秦岭淮河以南的同胞城市。

多强的情感支撑能让老太太说出那样的评语,家乡不找她做代言,很是埋没人才

图片来源:搜狐美食蜀湘情缘和新浪微博上海校园

她这种自信曾有多误导幼年的我呢?

小时候一度以为唐山是祖国的首都,去北京旅游能生出到地方巡视的使命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种略带盲目但发自肺腑的区域自信,产生了敬佩之情。本人大概算是她的进阶版:对居住过地方(包括但不仅限于唐山)的热情甚于推销员。

嗯,博爱了很多呢。

由唐山往外扩的第一站就是:河北。

和时间远一点的赤壁,时间近一点的虎门不同,河北地区不是古战场,它一直都是战场,不是立在对峙前沿,就是走在输送兵士的路上。

留名的就有:

涿鹿之战

黄帝炎帝和蚩尤的上古之战

战国长平之战

经此一战,赵国仅剩理论上制霸的可能性,仗虽然不是从河北打的,被活埋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赵国人

五胡乱华

华北地区陷入长期混战和厮杀

南北朝

北方政权频繁武力更迭

隋唐爱征高句丽

隋炀帝时3次,唐太宗时3次,征集天下兵马,必经冀州

河北道,怎么也能落个“军事走廊”称号

两宋

燕云十六州,被契丹铁蹄踩来踩去

成吉思汗来了

大军南下,横扫河北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之后定都

看似抱上皇帝大腿,实际成了征鞑靼和瓦剌前沿,明中期还出了土木堡之变

明末

清军入塞,五次越长城攻直隶山东,本就连年灾荒,遍生疫疾,这下更是空前浩劫,死伤无算

近百年

“凡举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

可称得上是帝国战场了。

燕山支脉明长城青山关,加上与之临近的潘家口、喜峰口,都是实打实的军事要塞,四百余年,经受住了风雨战火、山洪地震的考验,竖起拇指大赞一声:真胖!啊不,真棒!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不会拐弯

山水清秀地界、锦玉珠翠人家遭了难,巨大落差让人揪心感怀,而断壁残垣、饿殍遍地的地方能走出来个活人,都能让人感到庆幸。

是啊,活着,光活着就挺艰难了,哪里有呼痛的力气。

所以历史典籍里对于燕赵的形容,简洁又统一:

苦。

知晓这种特点再加上北方一开战十有八九变身前线的区域设定,总能让我出戏又臭屁地感慨:太幸运了叭,到我这一代,居然还能见到人间的太阳,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

祭出寺庙界的扫地僧:石家庄赵县柏林禅寺,赵州桥距寺庙很近。赵县产赵州雪花梨,香甜爽脆自带冰糖味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之前听袁腾飞讲两宋,讲他希望穿越回对文人最友善的宋朝。我总暗暗为他担心,万一穿对时间穿错地点可咋整,当汴京临安文人固然美滋滋,可要成了燕云十六州的知识分子,还是投笔从戎更靠谱。

还有两宋的豪放派诗词,无论是岳飞的《满江红》还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荡气回肠是真的,但都是为将军吹响的号角。

后世上帝视角回看历史,常习惯代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实际上,作为一个北地老实巴交的小老百姓,还是陆游的话更戳心——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你懂我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历经千难万险走到今天,开始寻求存在感和认同。

文化的,名声的,个性的。

可惜谋求的方式总出岔子。

小时候常去的公园这些年围了处草坪,空荡荡,插了块牌子说是遗迹,我妈出生成长的老家突然竖起铁牌成了革命老区。看着这些形象工程,想起了余秋雨《废墟》里的一句话:

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所谓存在感,只是一两代人的记忆。

人谈历史,长不过百余年,谈百年里经过的事遇到的人听过的故事看过的书,局限的很。就连文化传承也是经过了代代有意无意筛选,今日知道的,对比真实存在过的,不过管中窥豹罢了。

用百年见识,定义千年土地,可真有意思。

商辂和唐伯虎、还珠楼主与金庸、葛拉西安和塞万提斯、努曼西亚和巴塞罗那,谁存在感更强?

这些都是熠熠生辉的名字,并不会因为在后世传播情况而影响本身的魅力。

河北也是,除了战火天灾中顽强留下的古迹和史料记载中前赴后继的先人,即便是那些没能留存的建筑和未曾留名的英雄,也滋养了伴随他们的一代人,化为冀州人骨子里最坚定的力量,血脉相传。

我敬畏这片土地。

挺过诸多苦难,过上殷实日子,踏实往前走,不就是自信的底气么?

能世间走一遭,成为河北漫长历史链条的一环,很骄傲,摩拳擦掌,也想为后人开辟一片天地。

再说,全天下都知道河北都说河北好有啥用,日子是自己的,被贴标签不是幸福,存在感又不能当饭吃。

打出头鸟的时候没准还多挨两棒子。

没错,我就是个粗糙的生存主义者。

再博爱一点,无论是不是河北老乡,无论视为家乡的是大城还是小镇,无论家乡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度广不广,我都希望,在想到自己出生成长的那片土地时,大家能自豪地笑出声,像我家老太太那样(糟糕,不小心跌了辈分)吼一声:

老娘家乡,天下最棒!

唐山丰润天宫寺塔,始建于辽代,几毁几修。塔檐风铃最妙。铃铎本是宗教法器,妙音适悦,见皆欢喜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67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