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总结一生的得失,感到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了一位好妻子,最大的错误是“文化大ge命”中犯的劣行,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得到父亲的宽恕。
年秋,河北保定轴承厂工人吕瑞芬、孟凡民相识相恋了。令吕瑞芬颇感蹊跷的是:从来不见孟凡民回家,他也从不带她回家见老人。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支支吾吾避而不答。一天晚饭后,在吕瑞芬的一再追问下,孟凡民向她道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01.命运多舛,父子反目成仇
孟树亘曾任国民党师副师长。台儿庄大战时,他浴血奋战,获“抗日英杰”奖章。文革开始后,孟树亘因历史问题受到冲击,其子孟凡民宣布与父决裂,并成为造反猛将。
有一次,孟凡民所在的造反团体准备召开一场批斗会,批斗对象包括其父孟树亘的莫逆之交、保定市第十二中学教师李湛功。
李湛功的二哥将李接到家中藏匿,造反派发现他失踪了,到处查找。孟凡民知道内情,通报给造反派,李湛功很快被揪了出来。年12月,李湛功被折磨致死。
孟树亘知悉儿子告密后,手持木棒等在家门口,把回家的儿子挡在门外,大吼“滚”,抡棒就打。此后,孟凡民再也没有回过家。
02
年,孟凡民和吕瑞芬结婚。父子间矛盾仍在,孟树亘对儿子的婚事一无所知,吕瑞芬也没有去拜见公公。
年秋,孟父心脏病发,卧倒在床。由于政策一直未落实,孟父每月只能领取极微薄的薪金。他病倒后,保姆嫌负担加重而工资又无法提高,走了。老人的生活乱成一团。
孟凡民夫妇非常着急,孟凡民说:“赶紧帮爸爸再找个保姆吧,工资咱们出。”吕瑞芬说:“爸爸要是知道是你出的钱,他会同意吗?”孟凡民为难了:“那怎么?”吕瑞芬对孟凡民说:“我倒有个主意。爸爸不认识我,我就去他那儿当保姆吧。”孟凡民怔了半晌说:“可琳琳刚4岁,你咋离得开呢?”吕瑞芬说:“琳琳可以暂时放在天津她姥姥那儿。”孟凡民还是有点儿犹豫,吕瑞芬说:“凡民,我知道这些年你心里很苦,就让我为你做点儿事吧。”
第二天一早,吕瑞芬来到公公家,说:“听说您这里需要保姆,我想得到这份工作。”老人说:“我收入有限,工资不高,你愿意吗?”吕瑞芬说:“我是外地人无依无靠,在您这儿有吃有住就心满意足了。”老人说:“那你就留下吧,什么时候你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走就走。”这是吕瑞芬第一回面对自己的公公。
03
吕瑞芬把浓浓的孝心、深沉的爱意默默地奉献给老人。为了使老人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她请人架起高频天线,后又加入有线电视网;为了使老人吃到可口的饭菜,她买来有关老年膳食营养的书,细心揣摩;风沙雨雪天,她不让老人到外面的公厕大小便,特意准备了便桶让老人在家使用。
一天晚上,吕瑞芬向老人提及他的儿子说:“二十多年的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亲人到底是亲人啊。”老人眼里满是凄怆,说:“凡民犯的不是小错,手里有人命啊!当年李湛功被我儿子害死,他妻子也自杀了,这是两条人命啊!我若原谅了凡民,人家九泉之下也不会原谅我呀。”老人老泪纵横,吕瑞芬不好再说下去了。
为了方便两家跑,吕瑞芬对老人说,自己在保定找了个人结婚,但她还是会在他这里做保姆。老人信以为真。每次回家,吕瑞芬都会仔细地向丈夫讲述公公生活起居、心情变化,让丈夫放心。
04.赎罪一生,挚爱没有止境
年深冬,70多岁的孟树亘老人突医院,经检查,发现他的心血管有四处严重堵塞。据医生说,保守治疗难以令他彻底康复,最好的办法是做心脏搭桥手术,而这项技术医院能做,且费用高昂。孟凡民夫妇商量后,决定用自己的铺面作抵押筹措资金,把老人医院,夫妻俩也跟着到了北京。
做心脏搭桥手术一般是截取病人自己腿上的静脉血管做材料,但医生检查时发现孟树亘的血管已缺乏弹性。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孟凡民要求医生从他的腿上取血管。手术那天,孟凡民平静地躺在床上,医生把血管割下后,立即送到他父亲的手术室里。孟凡民不停地在心里祈祷:上苍啊,请您赐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吧,请您一定保佑我那苦难一生的父亲,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父亲的健康。
四个小时后,消息传来:孟树亘的心脏搭桥手术成功了!孟凡民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晚上,在孟凡民的一再要求下,吕瑞芬用轮椅将他推到孟树亘的病床前,父亲安详地沉睡着。二十多年过去了,孟凡民第一次如此亲近地看着父亲,父亲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看着看着,孟凡民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淌。
防失联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