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美国要求瑞士交出5万名秘密户头


《联合早报》12月28日报道:说到瑞士的银行,许多人会马上联想到避税,或直接称瑞士为“避税天堂”。

瑞士的银行为客户保密信息的历史已有逾年,但直到年才真正立法。根据年的《银行法》,透露客户信息是违法的,有可能因此入狱。

基于这一点,许多富豪和企业乐于将大批财富或资金,存入瑞士的银行。

然而,这一切自年起已经变得不一样。瑞士的联邦税务管理局于该年9月,首次与其他国家的税务机构交换万个银行账户的信息。

隔年,欧盟把瑞士从“灰名单”剔除。这份名单记录了一些承诺要遵循国际税务准则,但还未全面施行的司法管辖区。因此,这份“灰名单”也被视为是不合作名单。

有人说,瑞士避税天堂从此关门大吉,企业和富豪们不能再将资金藏在瑞士的银行。

瑞士政府为什么愿意主动关闭“避税天堂”?这得追溯至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这场由多家跨国金融机构引发的危机,迫使多国政府端出数十至数千亿美元拯救它们,避免倒闭。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全球政府还得提出数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振兴经济。

(袁腾飞视频全网下架,好在还有这套幽默犀利妙趣横生的书,《这个历史挺靠谱》千万别再禁了!)

一场由私人企业造成的危机,却要政府掏出纳税人的钱拯救。这些金融机构还协助不少富人和企业避税,引起一般百姓更加愤怒。

美国参议院于8年指控瑞士的银行,包括瑞士银行(UBS)协助美国富人通过岸外账户避税,造成美国每年损失逾亿美元。

非美国银行也须呈报美国客户资产状况

美国要求瑞银交出5万0名持有秘密户头的美国客户名单。瑞士政府起初禁止瑞银这么做,因为这违反了瑞士的银行保密法。三方后来经过协商,瑞银于9年同意提供名美国客户的资料。

不过,美国并未停止向瑞士施压。美国以《海外账户纳税法案》(USForeignAccountTaxComplianceAct,简称FATCA),要求非美国银行也必须向美国税务当局呈报美国客户在银行的资产状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后来也以FATCA为基础,建立一个适用于全球的准则—共同汇报标准(CommonReportingStandard)。

瑞士于年根据这项标准,启动自动交换税务信息,也象征该国银行保密法正式终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8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