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雷
参与过安缦设计的归国建筑师
一脚踏入乡村做民宿
从开始的被村民排斥
到现在的村民嘴里的金老师
隐居乡里合伙人,民宿御用设计师
民宿复兴乡村
从入侵到共生
???
对于民宿的经营过程中,营销方面可能比设计更重要。但是设计方面却决定了你的民宿是否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是否利于回头客的吸引,以及营销的再传播。下面主要从设计的功能方面谈起。
抛开设计来谈生意。做民宿这件事儿,我有个院儿,也有情怀,怎么办?民宿很难赚钱,全国所有的民宿项目如果给你看报表的话。90%多的都不赚钱,这个事儿本身不好赚钱。从参与方来说也不好赚钱。从设计的角度而言,也不是好赚钱的。
如果民宿必须要把主人文化,情怀放进去,从商业角度考量,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是不能复制,不能标准化,不是能很好投资的一个领域。所以,从商业模式上来说就很痛苦,参与各方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如果商业上的逻辑不解决的话,乡建的项目还是很赔钱。从商业模式上来说,就是死局。很多从业者就开始思考怎么做一个商业模式。山楂小院陈长春谈过很多理念,更多的谈到了与村民之间的共生建设,这种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我们不再做入侵式的乡建,而是开始共生。所谓乡建的共生共建,就是重新划分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做合伙人,打造一个共生的商业乡建模式。
实际上考虑民宿的话,在中国是一个不准确的事情。讨论一件虚无的事情,讨论主人文化等。国外的是主人招待客人。但中国没有私产,不是这个房子的主人,怎么可能做民宿?日本民宿有自己的私产,有年的房子都是你的。
你都不是主人,算什么主人文化?最多也就是精品酒店。农家乐才是真正的民宿。有宅基地,允许你盖房子而已。农家乐是大量存在的最接近民宿的业态。全中国有多万农家乐,我们后来再看农村的时候,存在两个商业机会:
一、两个闲置的资源:也就是农宅,很多人都觉得没用。
二、大量闲置的劳动力。有可能出现共享经济,比如闲置资源和闲置劳动力的绑定。
另外,市民也有大量的这样的需求。所有人做民宿都是在项目地,有非常困难的瓶颈。最大的问题是消费不均匀,十一期间是10个工人不够用的。但平时的话,也许只需要5个人。要想各种办法来促销前5天。北上广深的均匀性是周末,一年多天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如果再进一步想的话。如果农宅用比较短的时间来收集起来,也可以很快的复制。
从商业逻辑上来说,貌似各方都找到了出口。市民可以在近郊得到相应的服务,政府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利润,而是能否给村里带来多少利润,是要扶贫。
我们的项目是政府非常疯狂喜欢的事情,有可能把自己的民宿变得可以复制。把设计成本降低,缩短设计时间。我们开始的时候,是挑选农宅,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后续然后开始用互联网的方式做营销和复制。农村为什么穷呢?就是交通不便,没有交通价值。反而是原来鸟不拉屎的地方,是好的地方。但农民自己没法做营销,最大的方式方法就是挥大旗做营销。在景区和自然资源好的地方,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做营销。在景区农民也可以做营销。但在山沟里,这种营销方式也没法做。
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用定位来做营销。可以很完美的来和农民绑在一起。我们做营销,因为农民自己知道,我什么资源都有,就可以踢走你。但实际上,农民自己做不了营销。
到目前为止,从市场流量来说,流量非常大。亲子周末度假需求非常大,供求完全不足的状态。很多人看过南方的民宿,莫干山民宿可能会觉得颜值很高很美。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做设计,要有设计理念来支撑。我们收了很多民宅,房子没有一样的。我们无非是做选择,拆不拆?留不留?要有依据,才有可能后期来更新、迭代和复制。我们做民宿或者乡建时要经常讨论下格调。
乡村建筑的“格”-无私,乡建的“调”-朴素自然。
乡村建设如何做取舍?为什么说无私?无论是设计、运营,刚开始都是带着有私。设计师刚进入农村的时候,都是得奖、曝光、提升知名度的,做作品的。呈现出来的都是朴素自然,呈现出来的不是状态。因为我们的风格是朴素自然,所以放点根雕,等等。都不是自然。
自然是一种态度,态度就是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要丢掉。自然朴素是一种态度。
在乡村当中,最有价值的是自然本身,是真实的生活本身。我觉得投入越少,价值越高。在同等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花钱越少越有价值。在安缦酒店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设计的最后的成品没有什么挖掘文化,也没有符号。因为周围的自然是一个强势的存在。周围的峡谷风光是非常强势的。“在自然面前,我们的唯一态度就是谦卑”。我们当时很多的事情就是把一根线条去掉。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大家去看到外面自然的东西。我们能看见古代中国的东西,也都是秉承这样的原则。
中国传统意义上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师是一个细化的产业。后来有了梁思成奖,原来是鲁班奖。是一个匠人,是工艺传承。年前这样盖房子,后来还是这样盖房子。所有的单体都是呈现出一样的样子。这才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谁家的房子都长一样的。这些是被时间证明了的。
最重要的元素是对自然的妥协。寒带是尖屋顶,是为了减掉积雪。而北方地区,平屋顶,是为了更好的吸收热量。匠人没有说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从商业上来看。商业逻辑上来说,我们不能用村里的人。村里会适当考虑无关痛痒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有固定的施工方,我们的图纸才能不特别细,我们才能省成本。
一套图纸从概念、方案、扩初到施工图,我们如何做方案。图出粗糙点儿。施工队要对建筑师的图纸比较熟悉。建筑师变成了匠人。匠人就是对设计比较熟悉。
同时,我们强调设计本身如何做?很多人说:你们的东西都是复制的。所有客房都是一样的,黄栌花开很多院,没有一个院是一样的。用的是老房子,他们盖出来的房子,每个都不一样。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农民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牛逼的建筑师,能不能设计出一个黄瓜来?
答案当然是不能。但是,可以试图做一个适合生长的土壤。至于黄瓜长成啥样,也不重要。说到农村,我们没有美丑,只有真假。我们不能做格局规划,貌似画画,画了一个很美的图。但没什么作用。我们的设计是有房子,就开始做。
村子千百年前到现在,有发展,生长。改了七八个院后,我们可能觉得会需要接待中心,需要咖啡厅。是慢慢成长出来的多远的东西。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做一个度假村,慢慢的摸索,会发生很多的矛盾和成本。
谈到一个传统的关系,原来的院子都是老院子。我们不要求老院子,但要求是闲置的院子。说是晚清老宅,不可避免的遇到处理新老建筑的事情。如果村子宣布为文物保护村,是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是被大家围观,只能卖门票。就没有人,就不能叫村子了。叫村子的尸体,或者说遗迹。
建筑界经常讨论:能不能做新中式?中式的符号进一步抽象,就是新中式,这就很搞笑。
在农村里来说,斜掉的一块木头是传统。活生生的东西是传统。我们要和农民要平等,既不低看也不高看。
我们要强调自我价值。匠人不强调。故宫的设计师是谁都不知道。但建筑师要强调,库哈斯等都要强调自我价值。要做自己的价值出来。
做表演的农家乐,非要放两个磨盘,才能叫民宿?我们改造姥姥家的时候,很多领导来看,来批评我们。要有花格子,恨不得写上农村两个字。我们降低了采光量,看不见外面的景观。我们原来是没玻璃,只能糊纸。所以,才要有那么多个格子。现在有了玻璃,就可以不用糊格子了。
设计原则的八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其实说了这么多,都是由山楂小院引开的话题。毕竟山楂小院的模式就是很好的由入侵到共生的范例,陈长春最开始想的很明白,也很清楚。
从入侵到共生的模范案例:山楂小院:
推荐阅读
提前3个月才能预定到的“农家小院”?凭什么这么牛?
11-18转载
吴彦祖操刀首栋房屋改造,建筑设计全解析!
11-17转载
想加入中国乡村民宿交流群?
扫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民宿精品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