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期中考试试卷丨SXBJLX七年级下册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1012.html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题

卷面分(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唐朝B.汉朝C.隋朝D.宋朝

2.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D.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3.武则天于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B.重视农业生产

C.善于纳谏D.提倡节俭

4.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5.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铁农具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

6.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鉴真东渡日本B.新罗遣唐使来华

C.玄奘西行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

7.“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其中“陈桥驿站披旒冕”说的是

A.烽火戏诸侯B.鸿门宴

C.黄袍加身D.杯酒释兵权

8.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辽、西夏、清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

9.“起漠北,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史书中的这一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A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B.伊犁将军驻藏大臣

C.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D.枢密院御史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1)隋朝的大运河,以()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等()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国势从()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的局面。

(3)在地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视他为()。

(4)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宋时,()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5)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由()完成的;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三、简答题(18分)

12.简述“贞观之治”表现。

1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答出3点即可)

四、材料分析题(19分)

14.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宝元年,日本访问僧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前四次均未成功,第五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船随浪涌,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材料二贞观元年,他(玄奘)从长安出发,杂于返回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独自西行。于贞观二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末,来到那烂陀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所去国家人民尊重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从以上材料可看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历史探究题(20分)

15.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探究。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它”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三两种制度分别叫什么?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提到的“这种制度”,在宋初有何改革和发展?

(3)依据材料二,简要介绍宋朝海外贸易的情况。

(4)材料三中“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5CABDD6-10CCDDA

11.(1).洛阳(2).五(3).安史之乱(4).藩镇割据(5).通判(6).民族英雄(7).水稻(8).纸币(9).铁木真(10).回族

12.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故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3.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东晋南朝时期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3)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

(4)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

(5)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民族融合的加强等。

14.

(1)鉴真东渡经历了许多风险和挫折;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日本,不辞辛苦传播佛法和唐文化。

(2)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4)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15.

(1)科举制、行省制;巩固统治。

(2)重视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3)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现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始于元朝的行省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zz/100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