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爱记常识》的小火车开到第87站啦~
提醒各位宝宝
明天腊八,记得喝腊八粥。
1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
2
负荆请罪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3
中国国内最深的湖泊是位于吉林省长白山的哪个湖泊?(天池)
4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流派,是指(金农、郑燮、罗聘、李方膺、李鱓、高翔、汪士慎)八位书画家。
5
燕窝中最珍贵的是(血燕)。
6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试用期不能超过几个月?(6个月)
7
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河叫做什么江?(鸭绿江)
8
我们现在实行的八小时工作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出现?(英国)
9
陆游诗作“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写的是农历(二月)的场景,也称(杏月)。
10
成语“春华秋实”中的“华”是什么含义?(开花)
11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近海。
12
中国无声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谁的代表作?(阮玲玉)
13
欧洲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厄尔布鲁士山)
14
著名小吃驴肉火烧,起源于河北省哪个市?(保定)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均出自(易经)。
16
单处行政拘留的最高幅度是(十五日以下)。
17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
18
变脸是我国哪个表演戏剧的绝活?(川剧)
19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商朝)
20
约旦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安曼)
真题重现(河北)
(单选题)“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真题解析
主旨概括。
:D。解析:文段是分总结构。最后一句做出总结,“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可知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A项“包容性”在文段中并未体现。文中未提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是否起到积极作用,也没有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排除B、C两项。
涨
知识
腊八粥
腊八粥,佛门称做“佛粥”。按佛门说法,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在成道之前曾喝了一位牧牛女人奉献的粥。经过长时间苦修,这位佛祖身形消瘦,疲惫不堪。喝了这碗粥,他一下子如受甘霖,身体光悦。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胡桃、松子、乳蕈(蘑菇)、柿、栗,再加粟米与豆,便是七宝;酸、苦、辛、咸、甘即是五味——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图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zz/1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