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哈佛史上脸最大的研究员,高晓松了解一下


取代袁腾飞成为中国最火“历史学家”的高晓松又火了!

他竟然正式入职哈佛大学,成为大名鼎鼎的哈佛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的研究员!

哈佛东亚语言与文学系!!!!

这是多少学术大牛栖身的学术殿堂啊!

研究员英文是ResearchAssociate,

这个词的意思,

和国内等同于教授职称的研究员不同,

更类似于访问学者。

不过作为一个搞音乐的雷达专业毕业生

能到哈佛去研究历史,

真是太了不起了。

高晓松晒出的哈佛工作证,侧头的证件照一如既往的带感

高老师对历史有痴痴的爱

他还晒出了在哈佛图书馆里看到的孙中山和林语堂手迹。

孙中山手迹

林语堂手迹

引得众多网友羡慕、夸赞。

真的感叹

高老师实在是了不起,

不仅学习好,能考上清华,

还那么有才华,

歌写好,谈话节目也做的那么火,

这回又去当学者了,

很多学者一生皓首穷经

也进不了哈佛大学

矮大紧老师牛掰了。

但其实,音乐只是他才华的冰山一隅,他凭什么能进哈佛?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探究。

高晓松从小在清华园长大,

外公外婆都是顶级科学家,

外公张维创办了深圳大学,

外婆陆士嘉是钱学森的师姑;

至于父母,都是清华高知,

一个建筑系,一个土木系。

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

在清华园里生活,

随便敲开一家的门,

瞎聊天都能长不少知识。

以至于高晓松后来感叹: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硕士在我们家,

基本等于文盲。”

全家福

而高晓松在学习上,

也从没让家人操心,

双百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

6门平均98.5分进入

北京四中最牛A1班。

在学校中,他多才多艺,

组织诗社,主编《年轮》,

甚至跟人谈起历史、军事,

都能滔滔不绝。

高考那年,他迟到了,

数学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

但他还是能超过清华线50多分,

进入无线电系学习。

青春时代的高晓松和妹妹高晓江

大学的环境相对宽松,高晓松读了一阵后发现,与科学想比,自己更喜欢弹琴,没过多久他就一反父母的期待,告诉爸妈:我要组建乐队。

高晓松妈听了,一下子就急了:“当初让你学乐器,只是为了让你有点教养,你还真把这个当成事了,将来能养活自己吗?”

高晓松嘴硬说:“那有什么不行的?”母亲说:“那好,咱俩打个赌,你要能靠弹琴养活自己一个星期,我就给你买乐器。”

说完就把他身上的钱掏干净,

一张火车票送到天津,

让他自谋生路。

在天津的第一夜,

他在火车站弹琴,

结果根本没人搭理;

第二天跑到闹市区,

折腾了一天赚了5毛钱,

其中3毛2还是老乡看他可怜;

思来想去跑到大学宿舍楼下弹琴,

没想到被保安当流氓抓了起来。

最终落魄的高晓松,

被表哥接回北京,

继续灰溜溜地回清华读书。

然而组乐队的想法,

却始终在心中不死。

他找来老狼、

赵伟、蒋涛等人,

组建起“青铜器”乐队,

用最差的设备在大草坪上,

唱歌给过往的女生听。

老狼和高晓松

没想到唱着唱着,

还真唱出了小名气,

于是高晓松干脆退学,

过起写词唱歌,

一把吉他闯天涯的生活。

“每当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么时,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上清华,再去国外读博,然后成为科学家,这不是我想要的的生活,所以我决定退学。”

如果不是退学玩音乐,也不会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等一系列经典金曲。

很多人都评价说:

“高晓松写的歌,

承包了一整代人的青春岁月,

他这辈子真走运。”

而高晓松则回应:

“我走运是因为我知道放弃。”

每个人都有起起落落,高晓松也不例外,巨大的成功让他一度膨胀,跟老狼闹掰;“颁奖礼,如果是第二,就不去。”

渐渐地,他不再受人待见,事业上出现转折,公司赔钱倒闭。

心灰意冷之下,

他想起妈妈曾告诫他的话:

如果你只认准眼前的这点苟且,

就是你的人生,

那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不断反思的同时,

追求诗和远方的旅行,

成了他生命的重要一环。

每到一个地方,

就买一辆车,

玩一段时间,

就把车卖出去,

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实在没钱了,就帮人弹琴,跟乐队一起卖艺,一起到处跑,到荷兰、西班牙···一口气去了三十多个国家。

两年的壮游,

让他见识到世界之大,

也开阔了自己的胸襟。

后来他在《晓说》里感慨: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再后来为了心中的导演梦,

他跑到好莱坞学习,

疯狂地汲取各种知识,

喜欢青楼文化,

就一字不差把相关内容摘抄下来,

喜欢历史,

就废寝忘食研究这个国家的一切。

那段日子,

他过得像个苦行僧。

最难时饭也吃不上,

靠朋友接济。

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他可谓拼尽了全力。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

年,为了电影的宣传,

他赶回北京,因酒驾坐牢。

律师法庭上极力为他辩护,

强调血液化验单上的3个签名,

没有检验师执照。

高晓松却拒绝辩护减刑,

“有没有执照我也喝醉了。”

他拒绝减刑,只想好好反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年我都做到了,

却没静静地把这些东西好好梳理。

狱中的半年,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关于物质与幸福,他说:“在狱中,一开门就两馒头,偶尔能吃上一鸡蛋,就觉得特别幸福。”

关于生活的快慢节奏,他说:“看不见天,只能听雨。下雨的时候,就凝神细听高墙外的雨声,听着听着,就感觉突然回到了唐宋生活。

生活需要慢下来,人不能一直奋斗,那会失掉很多有趣的东西。”

等他出狱的时候,有人揶揄:

这半年痛不欲生吧?

没想到他回答:

“坐牢这半年,

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把这一切想明白的高晓松,

出狱后坚定要做一个知识分子。

“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三档节目无不是抱着这样的初心,

结果都大受欢迎。

节目之外,他还和几位朋友开了“杂书馆”,免费供大家借阅书籍。

“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所以今天他怀揣对知识的渴求,

一头冲进哈佛大学,

也就不足为怪。

虽已年近半百,

但他依然年轻,

时不时换个头像,

发个自拍撒娇卖萌。

自始至终,

他都鼓励每个人去寻找

心灵世界里自己的光亮。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亩田,种别的东西都不长,就只长属于你自己的。

生活让你赚钱、买车、买房、娶妻生子,你都可以答应可以妥协,但剩下的这亩田,其实就是你的诗和远方,你要好好珍惜它才行。”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dc/15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