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诸君思我狂
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引用陆游的一句诗,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如今大师远去,真的要思君如狂了。
我曾经说过,民国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分别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我也有四大导师,分别是李敖、高晓松、韩寒、袁腾飞。看这四个人你就知道我的追求是什么样的。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李敖大师的感情。今天,几个最了解我的朋友也在第一时间发给了我这个消息。说真的,我真的是特别难过,如痛逝良师,悲戚几不能言。
说实话,在高中毕业之前,我是个特别浅薄的人,这四位导师,在高中毕业之前,我几乎没有过什么接触,也没什么了解,我天天自诩历史无人能敌,可不过只是如飞鸿掠水般知道一些散落的野史罢了。无论哪方面,都没什么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回头想想,简直可笑。高中毕业之后,陆续接触了袁腾飞、韩寒、李敖、高晓松。他们都是对我有着莫大的帮助与启发的人,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塑造了我的品格。
对李敖大师最初的接触,我至今能清晰地记得,毕业后一次上网,无意中看了同学空间里的一个视频后,播放器自动推荐了一些视频,其中,就有“李敖北大演讲”,我以前只听说过李敖,根本一点也不了解,但就是那一次,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那个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陷入了深深的喜爱,不能自拔。如同日本岩仓使团出使欧洲后的表现:始惊,次醉,终狂。我从来没有没有看到过如此精彩的演讲,及至今日我仍然如此认为。在那个时候,那个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只是粗略地捡拾了许多历史知识,内心里对于传统知识分子、大文人、大名士风采有多多少少的想象的少年,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次看到一位真正的大名士的风采。他的旁征博引,他的嬉笑怒骂,他的神色自若,他的神采斐然,他的气度不凡,他那些几十年来已经没人再敢说的言论,他提到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提到的让我们好好地抱定宪法才是最好的抗争,在万马齐喑的中国,如同惊雷一样击中我的心灵。从他那里,我知道了自由主义,仿佛冥冥之中,对我有某种指引,在上大学后阴差阳错进入法律系,对宪法,对法律,对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学习与了解,在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像是宿命般的,我报的中文系,却进入法律系。而多年前的李敖,同样报了台大的国文系,却进入法律系。上了不满一年,退学重考,第二年依然没有进入国文系,却进了历史系。他自己说他“志在学文,不在弄法”,让我深感戚戚于心。但是我却没有大师退学重考的勇气。在学校我花了很大的气力谋求转系不成,志在学文的我当时非常彷徨,不知所措,不知前路在何方。于是我买来李敖的《李敖回忆录》与《李敖快意恩仇录》,试图从大师的经历中获取前进的方向。读完书之后,发现李敖大师家学渊源,从小的国文积淀深厚,远非我所能比,也不是我所能学得来的。但是从书中,却被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深深感染。在两蒋恐怖统治时期,他却单枪匹马和当局斗争,办杂志写文章,争取自由民主,两度入狱,却初心不改。他的学识,他的勇气,他的气度,他作为一个文人的铮铮铁骨,深深地折服了我。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文人的浩然之气与铮铮铁骨,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世无双。他为什么狂,他凭什么狂,因为能做到他那样从开始就和当局斗争,一直到老蒋故去,小蒋离世,李登辉下野,陈水扁上台,他始终不改初心。纵然台湾解严主要是因为蒋经国先生,可是李敖大师的抗争与争取,却不可抹杀。他有功与台湾,并且始终作为一个斗士存在。他有狂的资本,所以他看不起余光中,看不起柏杨,看不起俞大维,看不起每一个向权力低头的人。
除了政治上的斗争,他很早就挑起了中西文化之争,虽然他是一个旧学深厚的人,却主张全盘西化。成名作《老年人与棒子》,公然要求老年人退位,把时代交给年轻人。二十岁时,父亲去世,却要破除旧俗,不遵守礼法,不磕头,不烧纸。人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他却考证自己祖先是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他特立独行,诚如韩寒所说,是“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曾娶台湾大美女,著名影星胡茵梦为妻,却没有持续多久就离婚。后来又娶比自己小三十岁的王小屯为妻,生下儿子李勘,女儿李谌,分别比儿子女儿大五十八岁和六十岁,笑称自己是他们的祖父而非父亲。他好色,卧室里挂的都是《花花公子》里的裸女照,被女儿称为是色情狂。一生女朋友无数,立下自己心中美女的标准:瘦高白秀幼。写色情小说,《上山上山爱》《虚拟的十七岁》。却也是一个深情的父亲,坐牢时给这美国的大女儿李文写下《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李敖到底是谁?难以定论,却毫无疑问地,是一个太有魅力的人。
他曾经在凤凰卫视开过节目《李敖有话说》,是文化类节目脱口秀的鼻祖,高晓松的《晓说》节目形式并非首首创,李敖当年就是这么干的。到我认识他的时候,网上已经搜不到这个节目。但图书馆里有《李敖有话说》的图书版本,那时候忙于看各种文学历史著作,并没有花时间在这套书上。后来又买过节目的精选本,同样受益良多。
李敖知识之渊博,可以说是罕见的。因此他在演讲和节目当中都特别喜欢掉书袋,旁征博引到了极致,如同钱锺书写《围城》,而我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因为我自己就是个爱显摆知识的人。演讲时的旁征博引,在我看来简直酷极了。因此我在单位做过的演讲也都是这样的风格。一个国家的文化的繁荣体现在何处,不是说我们有大量的典籍在图书馆,我们就有繁荣的,深厚的文化。深厚的,繁荣的文化体现在,我们有李敖这样的有着深厚学问的大学者。为什么说民国是文化昌盛的年代?因为那时候大师遍地,各个领域的集大成的大师,开创性的大师,不可胜数。而当今,欲求民国时那样的大师,可得乎?
李敖一生没有出过国,他从12岁从大陆到了台湾,年神州文化之旅第一次到大陆,年上海世博会又来过一次,后来又去过暨南大学演讲,厦门大学演讲。来大陆的次数寥寥,几乎一生都在台湾岛上。年神州文化之路,他在北大、清华、复旦分别做了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三场演讲,震撼当时的大陆,可谓振聋发聩。据说在北大演讲后被警告,在北大演讲的时候他就调侃“没上长城,先进秦城”,可他还是安然地最后返回台湾,笑谈龙潭虎穴走了一圈。他的名作《北京法源寺》,曾提名过诺贝尔文学奖,写的是戊戌变法的事。“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内容之丰富,见解之独特,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年去北京,我就专门去过北京法源寺,像是朝拜一样,参观了这座千年古刹。年田沁鑫导演将这本小说改编为话剧,一直就想去看,今年重又在北京上演,上周六终于得以成行,但是却没想到,一周过后,大师仙逝。北大演讲的时候,他说,我从来没有去过法源寺,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神气活现呢?这就是文学家嘛,就是干这个的。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据说有人专门去寺里考证,寺里的一草一木,和李敖书里写的分毫不差。他虽然没有来过,可是却从书中读到过详细的资料。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他各种头衔中他对自己的定位,他说是文学家。文学家的名头,他配得上。
他写小说,写杂文,写政论,写诗,覆盖极广。写过的两首诗《只爱一点点》和《忘了我是谁》都被谱了曲,传唱一时。
我看过很多他的演讲,看过每一次他的访谈,杨澜的,鲁豫的,凤凰卫视的,等等。我很喜欢听他说话,他的风度,他的学识,他的谈吐都让人为之倾倒。
我的另一个偶像韩寒在他的成名作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那篇《杯中窥人》中写道:“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孔庆茂:《钱钟书传》及《走出魔镜的钱钟书》)可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敖尚好,国民党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镜子(《李敖快意恩仇录》,中国友谊出版社),但中国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年,还在上高一的韩寒有一天中教室里自习,电视上的新闻联播播送的一个消息让他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跟前,同学们抬头看,发现新闻联播播的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逝世。韩寒中电视前看了很久,然后转过身,对着全班同学宣布,从今天起,全世界用中文写作的人里面,我就是第二了。因为他之前曾经宣称过,钱锺书第一,他第三,第二是谁呢?就是他《杯中窥人》里提到的李敖。但是后来,韩寒在文章中写过,他觉得他当时的想法很可笑,居然把李敖当作第二。但是在我的心里,即便李敖不是第二,也是中文作家里面排在前列的。虽然李敖自己宣称,五百年里用白话文写作的前三名分别是:李敖,李敖,李敖。
他是个狂人,说过白话文前三名都是他,也说过要找佩服的人就照镜子。和钱穆胡适是朋友,却到后来都批评过他们。当代的学人,和钱穆先生、胡适先生有过往来的,几乎没有了。年在北大演讲的时候,他曾捐给北大35万元人民币,让北大给他们曾经的校长胡适先生立一座像,因为胡适先生曾经在李敖年轻的时候资助过他一千元台币,然而到今年13年了,这像依然没有立起来。如今的大陆,别说立胡适的像了,即便李敖活着,也再无可能请他来演讲了。他生前很早就说过死后要医院做解剖,要“死无葬生之地”,却令喜欢他的人连个凭吊的地方都没有了。他也曾立下壮志要像宋美龄一样活到岁,这是他的私念,不是怕死,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问。可惜死神终究没有再给他三十年。
李敖走了,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学者,少了一个斗士,少了一个大师,少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旗手。他说,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办法坐在台下听李敖精彩的演讲。如今大师远去,我们也再听不到你的演讲了。一个时代落幕,新的时代,却再难有李敖这样的人了。巨星陨落,天又更黑了一些。
大师千古。
寒云的文字生活
长按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dc/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