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蛞蝓时光派
这几天里,陆续有读者拿着一则“吸氧延寿”的新闻来咨询派派。
作为一名抗衰老职业选手,派派当然是第一时间就看完了原文献,第一时间做了相关报导:~
甚至也第一时间预料到了国内会火: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就超乎了派派的想象
……
按照媒体的说法,第一个活到岁的人已经出生,改变基因能让人活到岁……才25?丢人
好家伙,普奇神父直呼内行!
如果能学到这个标题精髓的千分之一,我也不至于天天被老板骂
派派看了不少新闻报导和下面的评论,完全不了解的朋友们无外乎两种反应:
——切,智商税!
——氧舱贵吗?给我整一个!(上个月写科普时调研了一下,还真挺贵)
而所谓的内行人士呢?
——无良媒体真是狗
——医院都有,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吸氧短期说不定有用,长期肯定折寿(抗氧化嘛,这个词儿谁不懂呢)
瞄了眼几个看似专业的回答,真的有人正儿八经看了文献原文,或者说真的具备抗衰老基础知识吗?
派派还是先给关心文章本身,关心高压氧和抗衰老究竟有没有关系的小伙伴简单归纳一下这篇研究吧:
首先,这是一项小型人体临床试验,一共有30位、64岁以上的健康中老年人参与其中。
这项试验的带头人ShaiEfrati教授,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高压氧领域发了不少文章,算是颇有建树。
试验中采用的高压氧疗法为团队独创,整个实验方案一共包含60次高压氧治疗,每次90分钟,每周5天,过程持续了3个月。
研究本究
实验得到了个什么结论呢?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中老年人体内,多种循环免疫细胞的端粒长度有显著增长(平均增长20%),且衰老的免疫细胞,数量有所减少(少了近35%)。
整篇文章,从头到尾,根本没有提到过任何类似“逆转衰老“的概念。
文章的结论部分,完全没有出现“逆转衰老”(当然也不敢有)
那么“年轻25岁”究竟是哪里来的哦?
派派猜想,要么来自“激情文学创作”,要么来自“人的极限寿命,端粒延长20%,四舍五入就是25岁”……这样精妙而复杂的计算吧。
也不怪媒体大张旗鼓,和,尤其是被诺奖报导过的前者。
这两者和抗衰老关系大吗?还真挺大。
抗衰老科研届,有那么一篇地位和圣经差不多的综述,上书:
端粒损伤(Telomereattrition)和细胞衰老(Cellularsenescence)是目前学界普遍承认的九大衰老标识之二。
抗衰老届的圣经!
什么是衰老标识呢?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有多老。靠感觉?靠数白头发?靠数数自己能做几个俯卧撑?科学家们目前追求的,是用一些来自分子层面,不受主观判断影响的指标,去衡量我们最真实的衰老程度。
这样做的用处很多,比如法医鉴定、比如看看某种抗衰老物质究竟有没有效果。
大多数情况下,咱们年龄越大,端粒越短,衰老细胞也越多。很多人喜欢把这些标识过度简化,将更长的端粒和更少的衰老细胞等同于是更长久的寿命。
不少科学家还真是这么做研究的,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比较消极的说法:标识(Hallmarks),是衰老的体现,而并非造成衰老的原因。
我们将端粒延长,将衰老细胞清除的过程,说不定只是在给白发染黑,给老黄瓜刷上绿漆——头发黑了,黄瓜绿了,就算逆转衰老了吗?
抛开这种消极言论(毕竟总是计较因果论也没啥意义),回到试验本身:
1、首先,研究中所测量的免疫细胞,并不是常规衰老研究中会使用到的样本,它们的功能和天性,注定了这类细胞的端粒长度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其他体细胞中端粒的缩短速度。(这个道理有点类似战时前线士兵的健康状况并不能反映后方百姓的平均寿命。)
2、其次,衰老的免疫细胞,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免疫衰老状况,而且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衰老细胞“几乎全然不同。
3、研究选择CD28作为测量衰老细胞的方式,而CD28是一种争议巨大且极端非主流的标识,因此在解读整个研究关于“清除衰老细胞“部分的结论时,需要格外的谨慎。
一句话总结,这是个挺不错的研究,但既不能,也没有说明高压氧治疗逆转了衰老。
///
再说说高压氧,这的确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氧舱本舱很贵,医院吸一次只要几十块(前提是有病,一般用于脑血管意外后康复)。但就此把这项研究贬得一文不值,也大可不必。
只说最容易产生的误区:
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衰老的自由基理论”,也多少模糊地知道“抗氧化”这回事。高压氧增加了体内的氧气含量,而氧气参与细胞呼吸形成ATP,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ON),是不是反而会加速衰老呢?
其实吧,活性氧等人体内的主要自由基,早就不再被科学界看作是加速衰老的“坏东西”了,而是生物体多种基础代谢和调节网络中的重要信号因子。
活性氧直呼“冤枉“
高压氧疗法的核心作用原理之一,就是利用ROS调节这些代谢网络,在不引发氧化应激的同时,产生增益效果。
至于增加的ROS该怎么办?咱们聪明的小身板儿早就想好了对策:ROS一增加,抗氧化能力立即跟上!这个道理有点像不时地丢一只狼在羊群里,久而久之这群羊都被磨炼出了超强的警惕性和逃跑能力。
时光派点评
动笔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这样一句话在新闻下方得到了高赞:
说实话,夸张的二手新闻看多了,还真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
但其实只要对现在的一线研究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延缓衰老和逆转衰老,早就不是文学作品里特有的概念了。通过干预衰老背后的生物机制,我们完全可以规避衰老带来的虚弱和疾病,甚至延长直接人类的寿命。
让自我设限的观念,而不是科技发展,成为寿命延长最大的限制——真的很可惜,不是吗?
相关阅读:
1、2、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HachmoY,HadannyA,AbuHamedR,Daniel-KotovskyM,CatalognaM,FishlevG,LangE,PolakN,DoenyasK,FriedmanM,ZemelY,BechorY,EfratiS.Hyperbaricoxygentherapyincreasestelomerelengthanddecreasesimmunosenescenceinisolatedbloodcells:aprospectivetrial.Aging(AlbanyNY).;.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1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