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说,我就是正经人,我就写日记。
胡适说,我就是正经人,我就写日记。
卢梭说,我就是正经人,我不但写日记,我还把日记汇编成书,出版了呢!
匚匚说,你那忏悔录,比我的匚匚日记,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我写匚匚日记,是要获得诺贝尔奖的,懂吗?
匚匚此人,很多人都是小瞧了它的。
首先声明,我是一个理科生,语文一直不及格,也不会做鞋子。所以,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例如,他她它,分不清等。
请大家不要介意。
我之所以讲,很多人小瞧了匚匚,是有事实根据的。
下面就是我的分析。
首先,在中国,很多人,对作协这个单位认识是不够深的。
简要了解一下。
年7月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在北平成立;10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年5月26日恢复中国作协原体制,确定中国作家协会是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团体,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是同级单位。
中国作协是正部级别编制,所以一般情况下,作协主席享受正部长级别待遇。
省作协一般享受省厅级别编制,作协主席享受省教育厅厅长、地级市市长级别待遇。
说白了,作协,是一个不可不扣的国家单位。作协主席,是标准的国家体制内干部。
而匚匚是湖北省前作协主席。
所以,匚匚的身份,大家体会下。
其实,以上的了解也是非常肤浅的。
匚匚动不动就扬言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看一下,它的具体司法实践成果。
-04-:58信息时报讯(记者魏徽徽)因在微博发表博文,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当事人均为笔名)被诗人柳忠秧起诉名誉侵权,柳忠秧认为方方发表言论诋毁自己“跑奖”,该案近日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
法院终审认为,方方发出的博文虽未指名道姓,但公众足以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悉其评论的对象是柳忠秧,判决方方支付柳忠秧精神抚慰金元。
结果说明,别看匚匚动不动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看起来很唬人,实际上,在律政这个领域,匚匚的能量也就那样。
其实,匚匚的能量不在律政界,而在文艺界。
用句流俗的话讲,匚匚不是一个人,它背后有一群人在支持它。
此前其否定土地改革为鹄的的长篇小说《软埋》,获得了“路遥文学奖”大奖。
路遥这个作家,大家或许听说过,人很朴实,文章也正派,但这个所谓的“路遥文学奖”,就远远不如路遥正派。
“路遥文学奖”是为纪念英年早逝的陕西作家路遥而设立的,是一个每年颁奖一次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奖。它由路遥生前好友高玉涛创建,“路遥文学奖”研究中心主办,资深文艺评论家组成评委会评审,年首次颁奖,前两届获奖小说为《活着之上》和《黄埔四期》。第三届“路遥文学奖”日前在京举行颁奖盛典,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荣获大奖,奖金10万元。
小说《软埋》获奖理由为:这是一部结实、厚重的作品,以精致的结构呈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美学的丰富性。
——(这是一种标准的胡说八道,对文学的亵渎)
高玉涛介绍,路遥文学奖的资金在万左右,其中万是一位艺术品公司老总捐赠的,“他现场拿出了万现金,还有就是我和另一位发起人高为华每人各拿了20万现金”。高玉涛介绍说,除了得奖者的10万元奖金,大部分的钱花在了四次初评评审上。
路遥文学奖的观察员、媒体人解玺璋坚决支持民间办文学奖,大胆表示“家属的意见不重要”。“这个奖的身份问题是,它是个纯民间组织的奖项,不被官方承认,也不被文学界承认,家属至今也不太同意,所以大家都让我不要蹚这浑水。”解玺璋说,家属并不是最重要的阻力,“主要是文学界的排挤”。他认为,文学的发展需要民间力量的介入,“因为体制的力量把文学的创造性限制住了。”解玺璋说,“我接触过鲁迅家里的人,都不认可这个奖,前几天我看见鲁迅的孙子,问他怎么看鲁奖,他很尴尬,说不出话来。”
——这是想把鲁迅气活过来的节奏。
其实,冷静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路遥文学奖,本质上就是资本对文艺的渗透。
对于匚匚的《软埋》获奖,当时各界其实反响非常大。
有人讲,这样一部带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在激烈的批判声中获奖,与其说一个文学事件,不如说是一个政治事件。
正如一位论者所言,这是一次政治示威行动,他们要保卫的不是抽象的创作自由,而是否定中国革命,同时也是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由。
以反毛反共著称的历史发明家袁腾飞曾主张,要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改为“大屠杀纪念碑”,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的这部《软埋》,实际上就是对袁腾飞的呼吁做了一次文学化、形象化的支持与回应,因为按照《软埋》的描述,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成就的土地改革,不是别的什么,正是一场大屠杀。
方方不仅备受权力保护,并且及时被授予“大奖”,以此来向全社会传递“文学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信息。
这不仅使方方在微博上秀出的一副“受迫害”样子显得虚伪和矫情,更让我们认识到,否定土地改革,为被推翻地主阶级鸣冤叫屈,为最后的反攻倒算造舆论这件事,并不是方方一个人在做,方方主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反共阵营,这个阵营从体制内蔓延到了体制外,从文学界延伸到了政界。
难怪方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会不无炫耀的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获得这样一个奖,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而一位曾经见证过土改的老同志,则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