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从阶级斗争的视角读懂美国史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恩格斯加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页。]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时至今日却被一些学者视为“过时”和“落伍”的,他们认同的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那里历史已经终结了,资本主义才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之所,既然如此,什么阶级、阶级斗争都是过去人类蒙昧时期才存在的事物,现在最多有阶层差别而无阶级之分,只有利益集团的博弈没有阶级斗争的残酷和血腥。遗憾的是,这种无视基本史实和现实的观点却在史学界拥有了一席之地。

据说是“世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就利用各种媒体和课堂,大讲他极端憎恨共产党及其领袖的历史观:“《人民日报》你敢看吗?那根本就不是报纸,那是宣传。新华社的稿件,世界各国都不予采纳,只有两个国家除外,朝鲜和伊朗,我们跟地球村的无赖关系很好的。……毛已经不是皇上的问题了,他变成了教主了。所有的独裁者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而且都是弱智,没有一个独裁者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来,二十世纪三大暴君:希特勒、斯大林、毛,全是这个德性,是吧,三个法西斯恶魔都是这个德性。”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媒体和网络的宠儿,“他的第一段讲课视频被贴到优酷网上,一个月的点击量就超过了万。随着课程视频不断上传,两个月后,点击量已经冲破0万,在数以万计的评论中,被重复最多的是‘当年我要是遇上这样的历史老师就好了’。”

这里,最可怕的不是袁腾飞本人历史知识的匮乏和对历史的歪解,而是如此众多的网民认同袁的观点并成为其粉丝。应该看到,国内这种舆论环境的产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国际资本控制了全球主流媒体直接相关,看不到这一点也就难以理解袁腾飞这种哗众取宠的“历史老师”能成为历史教学的代言人。国内不乏学者对袁的观点进行严肃的批判,但是多是批判他对中国历史的污蔑。而袁的观点的内核,即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民主、自由才是真实、先进的这种属于“历史终结”论范畴的观点缺乏批判。那么我们就以美国的民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来看看,这种民主制度是不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是不是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普世价值?

1、美国建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霍华德·津恩在其重版了25次的历史著作《美国人民的历史》(译者:许先春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01)中,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写起,指出为了征服新大陆,自发现新大陆的年起便开始了对北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杀戮,“年前欧洲人侵略美洲大陆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它是一部征服史,一部奴役史,也是一部死亡史。但在美国儿童的历史教科书里,它却被美化成一次不流血的英雄冒险行动,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灌输给孩子们。”(津恩,第9页)这种美化“对历史学家们来说,确实存在着对某些历史事实进行轻重取舍的问题,……但历史学家们的‘扭曲’就不仅是技术性的了,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涉及到一个各种兴趣彼此冲突的世界。”(津恩,第10-11页)那么,津恩会怎样记载历史呢?“在记述美国历史的时候,我的出发点与上述作法截然相反,也就是说,我不承认国家的记录就是我们本身的历史。国家并不是一个共同体,而且从来就不曾是一个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就像一个家庭的历史所呈现出来的那样,都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奴隶主和奴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种族和性别压迫与被压迫之间的尖锐的利益冲突。”(津恩,第13页)

首先,出于阶级利益需要,制造针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

在北美大陆,遭到富有白人歧视的除了奴隶还有白人贫民、印第安人等等,如果这几种人联合起来反抗富人怎么办?由于奴隶的卑贱地位,很容易就能制造出对“黑人的不公正态度,这种从感情到行为上逐步产生出来的对黑人的鄙视和压迫,我们称之为‘种族歧视’。”(28,以下括号内的数字均代表该引文在书中的页码)为了防范白人贫民和奴隶联合起来,统治者还种种手段笼络前者,“弗吉尼亚的统治者们,在宣称所有白人优于黑人的同时,不断向‘低贱阶层’(只限于白人)提供小恩小惠,以前他们从不这样做。(32)”

津恩在书中指出,与那些开国先父们被神化为智者和正人君子不同,独立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斐逊是一位拥有成百上千奴隶的奴隶主(63),领导独立战争的人,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他拒绝了黑人提出的为获取自由而参加革命军队的要求(69),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富有的印刷业主,他说:“要想让女奴们忠心耿耿,就得让她们身材结实、相貌平平。”(40)

独立战争期间“地市商人、劳工、海员以及小农阶层人士,都被独立革命的花言巧语所吸引,通过在军队忠诚服役、借助重新分配土地,而纷纷得以加入‘人民’的行列,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个支持实体,一种全民共识,一个把被轻视、被压迫人民排除在外的国家,即所谓的‘美利坚合众国’”。(71)

其次,利用独立战争转移殖民地尖锐阶级矛盾、独享殖民地利益。

美国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与此同时,英法“七年战争”结束了,法国势力被赶出了北美,殖民地精英们只剩下了两股势力要对付:英国人和印第安人。这时,英国为了弥补战争造成的财政亏空,加大了对北美殖民地的压榨。此时,从政治和经济利益上考虑,脱离英国独立,殖民地大商人、大地主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将人民对贫富差距的仇恨转移到英国人身上,将人民的贫苦生活归咎于英国的殖民统治。此外,精英们“他们相信,通过建立一个国家,一个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象征性的、合法的统一体,不仅能从英帝国的亲信手中夺回对这片大陆以及对政治和各种利益的统治权,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能够防止潜在的叛乱发生,并营造出一种舆论氛围,使大众都支持这个新生的特权领导阶层来统治这个国家。”(50)

再次,使用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卑劣手段掠夺和分裂印第安人。

为了向西扩张,美国政府发动了针对印第安人的年战争。年迫使印第安部落克里克人签订了一个条约,夺取了他们一半的土地。这个条约“结束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公有制,承认印第安人的土地个人所有权,造成印第安人内部的分裂。它还用土地收买一些人,使另一些人一无所获,通过这种办法,使他们相互竞争、欺诈――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P)而在这一系列战争中穷尽欺骗、暴力使用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杰克逊却被美国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描写为“拓疆者、战士、民主主义者、人民的代表。”(P)此人甚至在年当选美国总统。

2、美国南北战争是资产阶级不得不应对奴隶主反叛的结果

津恩在书中批评了那种利用片面材料扭曲历史真相、屏蔽群众观点的史学家及其史学研究路径。年美国为了获取墨西哥的大片土地而发动侵略战争,这一行径遭到了废奴协会、和平协会和大多数工人协会的强烈抗议。为了招募更多的志愿兵,“政府不惜慷慨许诺,乃至撒谎欺骗”(P)。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一历史时虽然谈到了“民意”和“大众舆论”,但是他们的论据“不是来自‘人民’而是取自于报纸,并把报纸作为人民的声音。”而报纸绝大多数为资本家所控制,这样的“舆论”与其说是人民的,不如说是资产阶级的伪人民言论。

说到美国南北战争,我们头脑中都是林肯为解放奴隶而奋斗的光辉形象。事实上,这种形象背离了真正的历史。南北战争前夕,奴隶制度虽然在美国地位稳固,但始终面临着奴隶们揭竿而起的危险,奴隶们万一起义,很可能得到北部贫苦劳动者的呼应,从而从整体上动摇美国政府的统治。另一方面,北部资产阶级在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到南部去时遭遇了奴隶制的强大阻碍,他们需要统一的市场、广阔的土地、充裕的劳动力和保护关税,而这些恰恰在南方被奴隶制封锁起来了,这些因素使奴隶主和资产阶级之间产生了经常性的矛盾。尽管如此,作为北部资产阶级代表的林肯,虽然在道义上猛烈抨击奴隶制度,但却表示颁布废止奴隶制度的宣言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其灾难。(P)林肯声称人人生而平等,但又说“我从来不赞成白种人和黑种人以任何方式获得社会和政治上的平等……我赞成将高人一等的地位给予白种人。”(P)

就是这样一位假心假意反对奴隶制的总统当选,也让奴隶主们不能容忍。年4月美国南部11州宣布成立南部邦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林肯在谈到这场战争的目的时说到,“在这场战争中,我的最高目标既非挽救奴隶制度,亦非摧毁奴隶制度,而是拯救联邦。”(P)战争对于南北双方的人力都消耗巨大,为补充军力,北方和南方都不得不先后征召黑人入伍,南方甚至表示参军的奴隶只要得到主人和州政府的同意就可能得到自由。

因此,所谓南北战争是出于人道主义解放黑奴的说法完全是无视历史现实的,非科学的,人们必须回到历史,必须从阶级斗争的立场研究历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美国人民一直没有放弃阶级斗争

早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前四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林恩市的工厂工人们在他们创办的报纸《锥子》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社会被分为生产者阶级和非生产者阶级两部分,财富在两个阶级间分配不平等,这些事实使我们立刻认识到另一种差别――资本和劳动的差别……劳动成为商品……资本与劳动处于对立地位。”(P)这种清晰的阶级意识无疑是从中实际生活中体验得出的,更是从生产斗争中得出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美国人民,即劳动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阶级斗争。奴隶反抗奴隶主和奴隶制度的斗争、妇女要求同工同酬的斗争、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长、增加劳动报酬、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这些斗争都是阶级斗争,即使是在要求军事上同仇敌忾和政治上团结一致的南北战争期间,工人们的罢工运动仍然遍布全国各地,而联邦政府则利用军队来镇压罢工。(P)贯穿整个美国历史的并不是洛克菲勒、比尔·盖茨或布什、克林顿这样的商业大腕、政治人物,美国人民,才是美国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可是在那些资本授意下的历史记载者们却曲意歪曲历史,篡改历史,污蔑人民是污合之众、拉来各种拼凑的谎言攻击人民的领袖是罪人。这一切早已经被历史所看穿了,而袁腾飞这位补习学校的历史教员,开始是为了吸引听众哗众取宠,最后沦为为了金钱地位故意造谣,这样的历史教员,只会被历史所评价为一个小丑,一个无知、卑鄙的小人。

津恩在书的末尾写道,“未来将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动荡和斗争,也将不断会有鼓舞人心的事件发生。”(P)“尽管方式无法预见,尽管时间无法预测,但被这个制度囚禁着的犯人们将像从前一样继续起来造反。我们时代面临的新事实就是,出现了他们与卫士们联合行动的机会。我们读书和写书的绝大部分人,就是在卫士中间。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并能如此行动起来,不仅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如意,我们的子孙后辈很快也都能看到一个迥然不同的新世界。”(P)

当然,这样一个结语似乎并不是很直接、火爆,但是,阶级斗争的力量一旦被劳动人民发现,当全世界的劳动人民意识到解放他们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并且是联合起来的自己时,资本家及其它形形色色剥削和统治者们的末日就来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撼动了资本的统治,各国的各种反抗此起彼伏,也许推翻资本的统治并不是指日可待,但毕竟已经可以期许了。

(来源:产业人网)

赞赏

长按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白殿疯初期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8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