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华娱凶猛第章年轻气盛


我发现最近被屏蔽的章节越来越多了,行吧,爱咋滴咋滴,我跟他耗上了。套用华强哥的一句话,年轻人嘛,就应该气盛一点。

以后一天一章,把屏蔽的章节慢慢补齐。

----------

  袁腾飞和他粉丝的动作,让安云天再次直观的感受到,在这个时代,他的对手多不胜数,而且依托美帝的普世价值观,这些对手的战斗力还都很强。像袁腾飞这种人,论知名度和影响力,跟安云天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可在网上吵起架来,他的粉丝是一点也不怵安云天。每每占据道义制高点,把安云天的粉丝怼的哑口无言。

  美帝这个普世价值的输出者,在收拢人心方面,就是有这么大的优势,就是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就是能让你张不开嘴,说不出话。

  与之相比,安云天即便有当局撑腰,又接连创造奇迹,貌似可以在电影圈里呼风唤雨,但在舆论方面,说话还不如一个和大陆离心离德的袁腾飞好使。

  安云天只是一个知名电影人,而袁腾飞,是意见领袖,天生就能引导舆论。

  这个时代,正是意识形态上的大争之世,无数人想要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高中历史教师袁腾飞利用网络,肆无忌惮的向13亿人兜售着他的历史私货,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新书写历史,引发万众追捧,另一位老师罗永浩,尚未创立锤子手机,却已经开始使用情怀打造人设,同样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言论和主张,并开始在全国高校进行名为“我的奋斗”的巡回演讲——没错,跟元首的自传重名了——用自己的激情和才气,感染和打动无数人。

  在台湾,一个叫龙应台的人,正在准备出版一部名为《大江大河·一九四九》的书,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阐述年的那段历史,她声称发表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不过任谁都能看出来,她就是在控诉,就是在谴责,控诉和谴责的对象当然是大陆。里面对于60年前那场大败退的描写,会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历史上好几次汉人衣冠南渡的悲惨往事。而她笔下如狼似虎的解放军,正如历史上那些入侵中原的蛮族一样,是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源头。

  在上塰,一个叫周立波的人,开创了一个叫《壹周立波秀》的节目,推广自己的“海派清口”,寓教于乐,打造上塰本土文化标签和生态话语,当年柳奋雷没做到的事,他正试图完成,用自己对上塰这座城市的思考和认知,勾起集体回忆,获取文化共鸣。“海派清口”获得巨大成功,好多人把周立波当成了上塰男人的代表,柳闻霆说:“我爸要是地下有知,看到上塰男人被这货给代表了,估计得气得掀棺材板。”

  很不幸的是,因《英雄记》而风头极盛的柳大小姐,顺带着被人当成了上塰女人的代表,与周立波这个上塰男人相提并论,让柳闻霆非常不爽。

  网络时代变幻莫测,一夜成名的不仅是那些有才气的人,普通人也可以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扬名天下。年安云天和柳闻霆回国的时候,“芙蓉姐姐”凭借几张造型夸张的照片火爆网络,今年,一个叫罗玉凤的女人更是凭借一张征婚广告和许多奇葩言论受到万人   可惜,几年后她就遭遇了王境泽的真香定律,不仅食言回国,还摇身一变,化身爱国人士,哄得好多人追捧。

  在凤姐事件中,安云天很不幸的躺枪。有人针对凤姐的征婚广告,促狭的笑问:安云天符不符合你心目中白马王子的标准?

  凤姐很认真的回答:不符合。因为安云天不是伦敦或哈佛大学毕业生,他连我征婚标准的第一条都过不了。

  这个回答很离奇的被炒成了热点新闻,的标题也确实够吸睛。炮制这条新闻的是《南方都市报》深圳编辑部编辑马凌,几年后她会有一个笔名——咪蒙。

  这位马凌女士,这年头和其他大多数意见领袖一样,对大陆是百般的看不上眼,13年的时候她还会犀利无比的说“爱国不是单恋,是兽交”,短短3年后就化身小粉红,写下“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这样肉麻的文字。她所创立的自媒体   正如韩三评对安云天所说,什么时代说什么话,在年这个时代,拥美反中的话是最受欢迎的,这是现实,也是老百姓的思想倾向和选择,而制作电影,说白了,不就是迎合老百姓的倾向和趣味吗?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周总理的这句话,可是被不少人奉为圭臬,用来吐槽大陆的管制政策呢。

  韩三评很明确的告诉安云天:“心里憋着话想要一吐为快的人多了去了,你这才哪到哪?我他玛还想痛痛快快的口无遮拦一回呢!我当然不会让你去说些拥美反中的话去无底限的迎合老百姓,但你也用不着这么明确的亮屁股,去和大多数人逆反着来。你这个样子,将来《封神》上映,10多亿的成本,你还想不想收回了?”

  安云天则很无辜的反问韩三评:“三爷,我好像也没说什么吧?”

  准确的说,安云天确实没说什么。他确实提到了美国的政治正确,说某些题材会特别受奥斯卡青睐,奥斯卡评选过程中有种种潜规则,但他就此否定奥斯卡了吗?

  天地良心,真-的-没-有-啊!

  他真的只是说出了事实,并没有下结论,至于那些对美国不利的结论,都不是安云天说的,而是网友和观众,根据安云天说的那些话,自己总结出来的。

  安云天道:“我从头到尾,都只是想要塑造一种形象:我在美国呆了5年,了解美国,更了解奥斯卡。我不过是在打造自己某一方面的权威形象而已。顺便给观众的心里埋下一点种子。而且,我的所有说法,都可以用奥斯卡来证明。我还可以在这里再预测一回:张伟平不是要拿出几亿搞那个《金陵十三钗》,还想冲击奥斯卡吗?你可以去跟他说一声,让他别做那个春秋大梦了。

  人人平等是全世界的政治正确,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战争年代,除了军人,没有谁有义务必须为谁牺牲。伎女和学生,也是平等的。所以,拿出几亿巨资,讲一个伎女为掩护学生而赴死的故事,其实并不那么悲壮,反而非常别扭。咱们中国人会受民族情绪影响,当局者迷,意识不到这一点,美国人旁观者清,可不会吃这一套。张伟平的那些如意算盘,注定要扑街。换了我是奥斯卡评委,我也不会给《金陵十三钗》投票。”

  韩三评冷笑:“听你这意思,好像还挺认同政治正确的。”

  “我本来就认同啊。”安云天哈哈大笑,“我本来就坚定的认为,政治和艺术是分不开的,政治无孔不入,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认为政治跟日常生活无关、跟艺术创作无关的,都是糊涂蛋。人活着要讲是非对错,讲道德,而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是非对错也分国界,艺术家不仅有自己的祖国,还有自己的阶级和立场,这些都是政治,都需要讲个正确与否。

  要是连政治正确都不讲了,那社会怎么形成共识?国家还怎么保持团结?政治上的正确都不知道,那道德上的对错怎么划分?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毛先生7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早就讲过的,也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不过是老生常谈,把这件理论往美国身上套了一下罢了,完全是拾主席他老人家的牙慧。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有些同胞的政治觉悟,实在是太过迟钝和低下了。他们居然天真的相信,美国的电影,就真的只是电影,奥斯卡颁奖典礼,就真的只是一个颁奖典礼,艺术就真的只是艺术。他们丧失了最基本的政治灵敏度和警觉性,却天天对国内的事情上纲上线,胡说八道。

  我并不觉得我说的那些话有啥了不起的,都是些常识而已。这种常识性的东西居然引得这么多人惊诧莫名,直播现场如同炸鱼,这只能说,三爷,我们在思想和宣传方面丢的阵地也太多了点。”

  一段沉默后,韩三评叹一口气:“要收复失地,也不能这么急躁。抗曰还讲个持久战呢,你呀,终究是太年轻气盛了!”

  安云天又笑了起来:“哈,三爷,借用刘华强的一句话:不气盛叫年轻人吗?我还是个孩子嘛。”

  “呵呵,孩子。”韩三评半开玩笑的冷笑道:“你就淘吧,早晚有一天得栽个狠跟头。”

  安云天涎皮赖脸的装小孩:“三爷肯定舍不得。”

  韩三评当然舍不得,他这个中影集团董事长只能再当几年,时间到了就得退位让贤,几年的时间,还真不够拍几部电影的。作为半个官僚,韩三评在这剩下的几年里,最要紧的就是抓政绩,安云天淘归淘,却是最能给他带来的政绩的一个。

  这也就是他这么着急上火的原因:的成败,他都快比安云天还要上心了,一旦成功,那会给华语电影产业带来多大的提升,创造多大的政绩啊,绝不允许失败!

  安云天也是明白这一点,才这么有恃无恐的。

  双方的心思各自都心知肚明,韩三评暗暗咬牙,却也不能把某个混蛋小子怎么样,再说,这小子也确实没闹出什么大事儿,安云天自己也确实没有明确的说过啥过线的话,真的只是说了一些正确的事实而已。只说事实,不说结论,而是引导观众得出结论,把锅甩到观众头上,自己落个干净,这种玩法,本也是文艺人士的基本功。

  韩三评道:“行吧,你既然这么自信满满,我也懒得瞎操心。只是,袁腾飞进b站这事儿你怎么处理?”

  安云天无所谓的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想来就来喽。正好给b站打广告,拉人气。反正在这场意识形态的对战中,我是必胜的一方,他连央视都上了,多个b站不多,少个b站不少,影响力不会有啥大变化。倒是b站,眼下正缺新闻吸引眼球呢,袁老师在自己被时代淘汰前利用自己的人气和话题度为b站做点贡献,这种好事,我欢迎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反对?”

仁无爱

如果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6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