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解刨日本教育的发展史,一本书让你知道什么


来自好友木林森的读书笔记分享,很值得细读与研究的一本有关日本教育的书籍,和我一起走进:

《池上彰の「日本の教育」がよくわかる本》(日文)

《池上彰的通晓「日本的教育」一书》(中文)

————————————

带你走近日本教育

?

教育,在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生活在东亚圈的我们从小便有着这样的一个印象:中日韩的教育大多属填鸭式,而西方教育模式则更多属于放养式,那时候起早贪黑“熟读百书”的我们,自然从小就更加向往西方自由的教育模式,但伴随着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见识的开阔,尤其是自己从内陆山西走到沿海山东,再从胶东半岛来到东瀛日本读书,接受到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教育之后,心中关于「教育」的这个话题的兴趣便慢慢萌生。自己对于日本教育兴趣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出于对「开成高中」的认识,另一个就是单纯想了解一下日本这个国家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史。

?

「日本の教育」作者简介

池上彰,年生于长野县,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后来作为报道记者在NHK电视台工作了32年,期间曾经负责气象厅,警察署,教育部,宫内厅等多个部门的报道,这也为其日后作为解说员活跃在各大电视台节目中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现在,他本人还作为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活跃在大学讲堂。在日本,池上彰的名气可谓是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他的名字出现在各个电视节目和新闻书籍中,他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为大家解答各种世界新闻和社会现象而著称,知识储备量之大以及范围之广,着实让大家想到国内的老梁,高晓松和袁腾飞。

?「日本の教育」文章内容

这本书通过11章来解析日本教育的发展历程,每一章都以一个关键词来展开,读完之后都会让你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或心情复杂,或稍觉可笑,或惋惜遗憾,亦或敬佩感叹。其中一些章节,特别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尤其是在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上,难免会好奇其教科书的编纂是如何最终确定的。再就是日本教育的另一个被人们称赞的「午餐计划」,也在此书中被着重提及。当然,日本教育的弊病也在这11章中被分析的淋漓尽致。虽然此书有11章之多,但毕竟是池上彰先生的著作,简单易懂的表达和生动的叙述就不用多说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中的一些有趣点,帮助大家对日本的教育发展过程亦或是其中的一些方面加深了解。

第1章:学校不教授的「教育的战后史」①

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在GHQ的主导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教育的民主化,简单说就是通过宪法确保国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现如今日本教育的的导入,也单纯是因为当时GHQ美国教育负责人的家乡也是如此罢了。

战后成立的日教组(日本教职工组合)和政府主导的文部省(教育部)在教育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主导权上开始了漫长的争夺史,也正是在这场争夺战中,大家所熟知的话题被提了出来。当然最终,毫无疑问的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文部省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虽说文部省实力巨大,但二者的对立却一直存在,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关于唱国歌升国旗这件事。在我们看来原本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当初在日本全国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文部省强烈主张在重大活动上升国旗奏国歌,但文教组却认为这些容易联想起带给亚洲人民的痛苦而极力反对,为此有些校长还因为夹在文部省和教职员工间难做决定而选择了自杀。

第2章:学校不教授的「教育的战后史」②

很多人都以为这个理念是近些年才在日本被提出来的,其实早在年就第一次出现了这个方针,换句话说,即使现在40多岁的日本人也大多都是后的世代。在后来很多年间,政府一会儿为了追逐发达国家的脚步,一会儿又要顾虑到自己学生的特性等因素,和就来来回回被反复实行了好多次,其改革效果不敢说是显著,但学生和老师却着实被折磨的蛮凄惨的,直到今日关于这个问题依然被各界议论着。

第3章:教科书

在日本,教科书的编订和出版原则上的限制是相对较少的,政府希望给与出版社一定的自由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合理地竞争而达到提高教课书质量的目的。虽然有资质的出版社并不少,但无论哪一家出版都需要通过文部省(教育部)的最终审查。换句话说,日本没有,但每一本能出现在学生书桌上的课本都是经过文部省层层筛选的。确定最终课本之前,文部省会首先发布

,这些详细介绍了老师需要在各个年级教哪些内容,甚至还包括具体的讲授方法,这其实也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老师的发散性思维和教课热情。

安倍政府当权以来,着重强调的理念。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钓鱼岛问题和竹岛问题被正式提上课本,在中学和高中的地理,历史和公民三科上都出现了敏感的领土问题。在地理和公民课本里,无论是竹岛还是钓鱼岛日本都宣称是其固有领土,但在叙述上二者则稍有差别:关于与韩国竹岛之间的纷争,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关于钓鱼岛,则不存在任何所有权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竹岛现在被韩国实际占领着,而钓鱼岛则在一定意义上被日本有效控制着。

关于教科书,除去它的编订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教科书的出版数量。

在年,全日本出版的教科书的种类是种,共计1.33亿册,这个数字占了日本当年出版书籍总数的10%,着实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的种类之多和需求之大。

在日本,每一版教科书从被文部省审查开始到最后实际发放到学生手中,大概需要6年的时间,所以现在学生用的课本很有可能都是之前政权或是文部省审批的课本。

第4章:通知表和偏差值在日本,只要一提到进学或者学生考试,一定会听到这个词。简单说,这就是一个衡量学生个人的分数与所有考试者的平均值偏差额的数值。当然偏差值越高,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成绩越好,考入名校的几率越大。也正因为整个社会中都弥漫着“偏差值至上”的味道,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都直接把偏差值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好坏的极其重要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道理虽然很明白,但这也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至少不是偏差值一个数字就能简单代替说清楚的吧。第5章:老师日本是出了名的少子化国家,但首都圈教育界依然面临着教师不足的严重问题。究其原因较为复杂,但简单总结如下:1.教师压力大,愿意当老师的人越来越少;2.公立学校的教师三成左右是50岁以上的教师,随着他们迎来大规模的退休潮,教师的缺口又将不断扩大。相比较首都圈,地方的教师竞争激烈程度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由于相比较首都圈,在地方,像教师这样待遇较好又安稳的工作甚少,自然选择成为一名教师的人则不在少数。首都圈和地方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还有一个隐形的理由:首都圈的教育水准相对较高,这也对老师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教授

第6章:学校暴力和道德

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日本也成为媒体极其关心的一个话题。战前,日本通过开设这门课程来尝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减少校园暴力。安倍政权则在中小学间开展来努力尝试改善校园暴力频发的现象,其结果都不够理想,每一次都是一旦出了问题,媒体一阵渲染,人们关心突涨,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关心度也就慢慢被消磨殆尽。

第7章:教育委员会和文部科学省在日本,每个省,每个市,甚至每个地方都有教育委员会,他们的职责就是来监督老师和管理当地学校,尽管只是一个外部组织,但在公立学校里却有着非常大的权限。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地的政治家,企业家,大学教授,亦或是名人,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人也绝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是教育系统里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他们的很多意见只是出于本人的单纯的想法,却不具有足够的可行性。早些年,这些委员会的代表都是通过直接选举而产生的,所以只有对教育有热情,有经验的人才会被选上;而现在,这些委员会代表都是文部省及当地政府一层一层从上而下任命下来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的百姓并不知道谁是代表,而且被选人也未必是教育界人事,甚至可能对教育也没什么兴趣的人。

第8章:PTA

Parent-TeacherAssociation,日本的PTA也是战后GHQ主导模仿美国教育的产物。它的目标在于家长和教员能够互相学习,提高综合教养后把成果更好的反映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去。因为PTA既不是官方的,也并非盈利性的组织,所以它不可以以收益为目的,但是这些年频繁爆出的PTA会费乱用现象,把PTA的存亡问题又一次被媒体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9章:午餐计划在日本,被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始于年,当时由寺庙的住持为家庭贫困的儿童提供食物而作为起始。后来,随着关东大地震,昭和年间的粮食短缺及太平洋战争等原因,午餐计划便一步步普及开来。这在当时物资匮乏的社会背景下,不能不说是非常让人佩服及有先见性的一个伟大决策。当然,午餐费的拖欠问题,食物中毒事件的频发,地区差距而导致营养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也给在公立学校中全面普及午餐计划带来了重重困难。第10章:教育制度的新潮流为了确保更多优秀的学生生源,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也开始像私立学校一样,推行了的教育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创办附属初高中,直升校。这些年,直升校也慢慢越来越人气,私立学校当然不用多说,公立学校的这一趋势也日渐增加。近些年,东京都的公立学校的进学率大概在80%,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选择去了私立或者国立中学。私立学校更为了尽早地确保优秀的学生生源,从幼稚园到大学,甚至把附属高中都已经建在了海外,早稻田大学的新加坡校,庆应大学的纽约校就是很好的例子。第11章:教育费用和贫富差距安倍政权的主要教育政策之一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虽然日本政府只是减免了高中的学费,这并不包括书本费和其他费用,但这也对于财政紧张的日本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毕竟作为OECD的加盟国,日本是为数不多的公立学校学费不减免的国家。虽然每年OECD对日本教育都给予极高的评价,但这也不能改变日本在所有成员国家中政府对公共教育投资比重之低,而家庭教育支出较高的现实。尤其是在婴幼儿抚养教育支出方面,政府的支出比例之低和一般家庭负担比例之高在OECD所有国家中是第一位的。政府的公共教育的支出所占GDP的比例,日本也是OECD30多国中最低的。

相关的日本教育链接(点击链接深度了解日本教育)

日本教育财政基本内容(日语)file:///C:/Users/jialu/Desktop/siryou4.pdf

??

探寻更多你不知道的日本

点击再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t/72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