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蛞蝓 > 海蛞蝓的形状 > 部编版八上历史期末测试卷六七八
当前位置: 海蛞蝓 > 海蛞蝓的形状 > 部编版八上历史期末测试卷六七八
名校直通车:历史78上9下(微课+思维导图+真题)
微课
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1-3)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微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
01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17)
部编版:七上历史期末测试卷1、
精品课件
9年级下册历史(1-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微课(11.1)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问答式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问答式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上历史《快速抢答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六
(满分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本题的表格中。每小题分,共40分。)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
13
14
15
16
17
18
19
0
答案
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3.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个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战争后
4.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5.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6.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汉阳铁厂B.大生纱厂
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
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8.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9.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B.辛亥革命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10.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年B.年C.年D.年
1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
1.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
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13.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14.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15.年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A.10万人B.0万人C.30万人以上D.万人以上
16.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
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年的()
A.南京谈判B.重庆谈判
C.西安谈判D.北平谈判
1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8.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蒋家王朝覆灭
19.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
科学家是()
A.侯德榜B.张謇C.詹天佑D.茅以升
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D.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小初高火箭提分班
指导价一科,现在语/数/英/物联报
4科才18元,仅限今天!
二、组合列举题(1分)
1.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诗句中的“大将”指的是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4)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
.请你说说下列节日的由来。
(1)五四青年节是由而来;
()七一党的生日是由而来;
(3)八一建军节是由而来;
(4)十一国庆节是由而来。
3.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国共合作,打倒军阀除列强-------
()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3)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4)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
三、辨析改错题(1分)
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改正: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改正:
(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办法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改正:
4.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6分)
小强指着日历上的5月4日,高兴地对父母说:“今天是我的节日。”他接着说:“9年,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⑴错误:改正:
⑵错误:改正:
⑶错误:改正:
四、材料分析题(共36分,其中第6题16分,第7题10分,第8题10分。)
5.(16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图A图B
图C图D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阶级的要求。(分)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分)
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
。(分)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
感悟:
6.(10分)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年1月1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分)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分)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分)西安事变发生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1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是(3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年。(1分)
7.(10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分)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分)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分)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分)
1
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40分。)
1--10CCDDAADCAB
11--0DADCCBDAAC
二、组合列举题(1分)
1.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冼星海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3.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团大战、淮海战役
三、辨析改错题(1分)
4.(1)×南京改为宁波()√(3)×平津改为辽沈
5.⑴错误:中国共产党改正:___删去_
⑵错误:停止逆战一致对外改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或其他口号
⑶错误:中国近代史改正:__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材料分析题(共36分,其中第6题16分,第7题10分,第8题10分。)
6.(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4分)
(3)①民主、科学(分)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分)
(4)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答出第①点得分,②、③两点任答一点可得分。共4分)
7.(1)九·一八事变(1分);东北三省沦陷(1分)。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答出一项即可)(1分)
(3)张学良、杨虎城(分)全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1分)。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分)。
(4)年(只写年份即可)(1分)
8.(1)红军长征(分)遵义会议(分)
意义: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
()渡江战役(分)
(3)胜利的原因:(分)
①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如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决定决战方向,并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作战方针。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
④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七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页为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的答案请用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3~6页为非选择题部分,其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该卷相应试题的空白处书写答案。
.本试卷满分为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由学生自己保管,以便下期开校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分,共50分。)
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B.《鸦片战争》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B.赔款亿两白银
C.开设新的通商口岸D.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战争后
5.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7.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汉阳铁厂B.大生纱厂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
8.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9.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10.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B.辛亥革命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11.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年B.年C.年D.年
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
13.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
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15.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16.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C.七七事变爆发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7.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指()
A.8月5日B.8月10日C.8月1日D.8月15日
18.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年的()
A.南京谈判B.重庆谈判C.西安谈判D.北平谈判
19.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0.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
1.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蒋家王朝覆灭
.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
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B.张謇C.詹天佑D.茅以升
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
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D.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4.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C.抗日战争D.三大战役
5.标志统治中国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小初高火箭提分班
指导价一科,现在语/数/英/物联报
4科才18元,仅限今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共36分,其中第6题16分,第7题10分,
第8题10分。)
6.(16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图变法图强图3孙中山图4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分)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4分)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
7.(10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年1月1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分)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分)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1分)
8.(10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分)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分)有何重大意义?(分)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分)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题(14分)
9.为纪念辛亥革命周年,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某学校八年级一班举行了一场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讨论会。以下是讨论会的主要片断。
(1)讨论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请你归纳总结。(8分)
()通过讨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者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4分)
(3)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影响深远。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现实意义主要有哪些?(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50分。)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11
1
13
答案
C
D
C
D
D
A
A
D
C
A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0
1
3
4
5
答案
D
C
B
D
B
D
A
A
A
C
C
B
二、材料分析题(共36分,其中第6题16分,第7题10分,第8题10分。)
6.(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4分)
(3)①民主、科学(分)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分)
(4)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答出第①点得分,②、③两点任答一点可得分。共4分)
7.(1)九·一八事变(1分);东北三省沦陷(1分)。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答出一项即可)(1分)
(3)张学良、杨虎城(分)全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1分)。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分)。
(4)年(只写年份即可)(1分)
8.(1)红军长征(分)遵义会议(分)
意义: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
()渡江战役(分)
(3)胜利的原因:(分)
①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如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决定决战方向,并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作战方针。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
④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三、综合题(14分)
9.(1)建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创立三民主义;成立中华民国;进行“二次革命”;创建黄埔军校;实行国共合作等。(任答四点即可)(8分)
()观点①正确(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
观点②正确(1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分)
观点③正确(1分),说辛亥革命是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又是失败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3分)
(3)现实意义:如能团结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追求民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