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诺瓦东南海洋中心海洋生物学家近期利用“约翰逊海洋链接二号深潜器”潜入到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对深海发光生物进行研究,共发现了多种发光深海生物,包括海参、海葵、珊瑚和一个新的寄生蟹物种,这些生物都生活在一千米深以下的海底。这些图片均是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塔玛拉-弗兰克领导的深海生物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拍摄的。这些最新发现的自身会发光的深海生物看上去就像来自外星一样。
这种名为“Parapandalus”的深海荧光虾可以向体外释放荧光色有机物质来干扰潜在的捕食者,提高自身生存机会。该物种是已知海底生物的一类,它们生活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可以利用自身发出的荧光进行照明。
海蛇尾环绕海床上的一只东方扁虾。根据科学家的观察,这只虾趴在发绿光的海葵上,利用长长的爪子捕食粘在海葵上的蓝色浮游生物。它能够看到蓝光和紫外线,因此能够区分美味的蓝色浮游生物和绿色海葵。
一只酷似维纳斯捕蝇草的海葵,能够释放出发光粘液,用以迷惑捕食者。发光粘液会粘在靠近的捕食者身上,有可能将其他捕食者吸引过来,进而起到“借刀杀人”的作用。
海蛇尾是近期发现的一类可以产生生物荧光的深海生物物种。科学家们从一堆深海生物中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才找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发光体。弗兰克说,“它们在黑暗中发出微弱光亮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很安静,你甚至都不愿意去破坏这份宁静。”
几只深海东方扁虾趴在菟海葵上。在大巴哈马岛海底米的“记忆岩”地区,这种海葵是一种优势物种。它们的枝杈好似珊蝴,能够发出绿光。
一只学名“Gastroptychus spinifer”的东方扁虾,身长2.5厘米,它们巨大的眼睛可以帮助其在深海中敏锐地感应到其他海底生物产生的荧光。
一只雌性琵琶鱼,被形象地称之为“驼背黑魔”,依靠自身发出的光引诱猎物。这种鱼并不生活在海床上,当无处可藏时,它们会借助光让自己“隐形”。具体地说,就是下腹部发光,与来自水面的光线相匹配,从而隐藏自身轮廓。
一只深海巨型等足类动物,身长达到41厘米,长有复眼,对光线极为敏感。科学家借助潜水器上的机械臂捕获这种动物,而后将其装进不透光的隔热箱。如果不这么做,海面的光线会将它们变成瞎子。
一只深海螃蟹,口部周围的刚毛发光。由于对深海动物的生物发光现象进行的研究很少,科学家无法确定这种特征是否非常罕见。
文章内容源于《潜水Diving》杂志,本站仅做整理、编辑。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相关阅读:
海洋生物:阳光下梦幻水母群
海洋生物:圣诞树虫(大旋鳃虫)
海洋生物:僧帽水母
人与鲨——究竟谁吃谁?
海洋生物:永生不死的灯塔水母
海洋生物:万只海龟海滩产蛋奇观
海洋生物:鲨鱼与狮子鱼的战争
海洋生物:蓑suō鲉yóu(狮子鱼)
海洋生物:“常胜将军”——章鱼
海洋生物:蓝鲸的挽歌
我不丑我也很温柔,我叫小海牛
海洋生物:水母
海洋生物:探秘印尼蝠鲼保护区
海洋生物:凶残与温柔的海洋生物——海星
海洋生物:蹭吃的海狮,成鱼铺常客
海洋生物:海蛞蝓(海蜗牛)(海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jj/1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