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

敦刻尔克重返战场,你怎么看历史上的大


小编说

诺兰导演的新片《敦刻尔克》上映了,在这场人类历史上奇迹般的大撤退中,9天的时间里,运出了34万大军。溃败还是胜利?每个人或许都有他的答案。

战争给身临其境者打下了记忆的烙印,他们即便在和平年代,耳边也常常会响起子弹凄厉惊悚的啸叫,炮弹震耳欲聋的爆炸,以及战友临死前的呻吟和呼号。真实的现场远比电影要更加惊心动魄。

今天给大家推荐关河十五州的《战争从未如此热血》,在这本讲述二战美日对战的书中,作者精心研究史料,人为还原真实的历史现场。美日海上对战的关键时刻,那场被称为“太平洋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被作者细腻还原,或许能让你以一种新的角度去看电影中的战场。

太平洋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文/关河十五州

历史现场,撤退比不撤退更艰难

海上大撤退不是件容易的事,山本调动了他在南太平洋的所有资源,竭力确保日军通过海上封锁线。1月15日夜,执行撤退任务的10艘日军驱逐舰冲破美军鱼雷快艇的拦截,在埃斯帕恩斯角靠岸。在参谋本部的井本率领下,舰上装载的名士兵冒着滂沱大雨登上了瓜岛。

甫一上岸,井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海滩上躺满无人照顾的伤病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死去,腐烂的尸体发出阵阵恶臭。

井本在调查时并未登上瓜岛,所有关于瓜岛的情况都是通过别人介绍,听的时候已经感到震惊,没想到真实场景更加惨绝人寰。在死尸堆中,井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活的,向他打听前往第17军司令部的道路,那人有气无力地说:“你沿着尸体一直走下去就到了……”

按照他的指点,井本和新来的士兵们走入了丛林,他们每向前迈进一步,几乎都会碰到一具日本兵的尸体,这些尸体姿态各异,有躺着的,有趴着的,有靠树根坐着的,还有直接把自己吊在树枝上的。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在名著《神曲》中描述过地狱景象,现在它就逼真地展现在井本眼前,看得他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井本终于到达了第17军司令部所在地。所谓司令部,也就是一些破烂的帐篷。在这里,井本首先碰到了一位熟悉的军官,对方邀请他到自己帐篷里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早晨,井本在高级参谋小沼治夫大佐的带领下,拜访了第17军参谋长宫崎秀一少将。见到井本,宫崎喜出望外:“感谢你带来给养,拉包尔方面决定什么时候发起进攻?”

井本有些尴尬地告诉宫崎:“恐怕今村司令长官放弃进攻了。”

宫崎瞪大了眼睛:“为什么?”

井本搓着双手:“这是大本营的命令。”

“那下一步怎么办?”

井本只有老实作答:“从岛上撤退。”

“绝对不行!”陪同井本的小沼忍不住插嘴,“那不等于我们彻底失败了吗?”

井本无言以对,帐篷内陷入了一阵难堪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宫崎才打破沉默:“日本陆军还从来没有败退的先例,我们必须战死沙场,保持皇军的光荣传统!”

看到参谋长站在自己这边,小沼也带着愤怒说道:“我已下令部下死守阵地,前方将士大多和敌人搅在一起,想撤下来也不那么容易。”

容易不容易都要撤。1月17日,井本面见百武,将大本营的撤退命令告诉了他。百武听后什么话都没说,也不再理睬井本,只是一个人闭着双眼沉思。

宫崎等人的态度已经让井本万分为难,现在百武又这个样子,让他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实在没法,井本只得拿出今村签署的撤退令:“我理解军长的心情,但这是天皇陛下的旨意,谁都不能违抗!”

百武不是耍酷,是难以抉择,他睁开眼睛,用一种恳求的语气对井本说:“中佐,不要逼我,再给我一段时间考虑一下好不好?”

百武既如此说,井本便暂时退出了帐篷。不久,有美机飞来轰炸,他急忙跑进防空洞躲避炸弹,在这期间,百武一直没有离开过帐篷。

当井本再次走进帐篷时,他看到百武端坐在帐篷中央。看来他不是怕挨炸,而是怕炸弹炸不着他,可惜的是,美国人不够通情达理,未予以理解和成全。

井本连忙说:“请将军尽快给我答复,今村司令等着回信呀。”

百武已经考虑好了:“请转告方面军司令部,一切失败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第17军将接受命令,从瓜岛全面撤退!”

没有一个人看出日军在撤退

第17军开始做撤退准备,而美军对此并不了解,帕奇的战术仍是逼而不攻。

逼而不攻,难受的自然还是日军。一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六个月不知肉味的人们如饿鬼般吞咽了四脚蛇,咀嚼了槟榔,抢食了水苔,吃得肚子鼓胀胀的。没有火种了,都是生吃的……”

帕奇也不会一直不攻,他在积蓄力量,等待最好时机。1月22日,哈尔西陪同海军部长诺克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视察瓜岛。尼米兹对岛上的情况很是满意,与他上次视察相比,岛上部队的装备和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亨德森机场已成为一座相当大的全天候机场。士兵也不再面容憔悴,新近换防上岛的士兵们个个身体健康,精神振奋,帕奇开玩笑地说:“如果您(指尼米兹)再颁发一次奖章,相信没有人会再吓得昏过去了。”

没有一个人看出日军在撤退,他们商量的,是如何进一步部署兵力,向岛上的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至2月1日,岛上美军已达到5万人,俘获的日本兵也日益增加,他们都是身体极度衰弱,不具备作战能力的士兵。从俘虏的口供和缴获的文件中,帕奇得知,凡是还有行动和作战能力的日军,包括奥斯腾山的冈明部队,都在向埃斯帕恩斯角集结。

他以为日军集结于埃斯帕恩斯角是为了负隅顽抗,却不知道对方在打着另外一个主意。

帕奇做出南辕北辙的误判并不奇怪。日军大本营将此次撤退行动命名为“开代号作战”,除少数有关人员,行动内容对内对外一律严格保密,连百武得到信息,都是让井本口头通知,而不是通过可能泄密的电报。

海陆军花了数星期时间进行计划和准备,并实行多方紧密配合。在岛上,百武仍然装出积极作战甚至是反攻的架势;在空中,今村出动陆基飞机对瓜岛进行长途轰炸;在海上,山本出动联合舰队来转移美军的注意力。总之,绝不让对方看出这是在撤退。

从2月2日到2月7日,山本派驱逐舰群三赴瓜岛,每次美军都认为是在为瓜岛日军提供增援。经过三个晚上的快速撤运,岛上1.2万名饿得半死的官兵被全部运出了瓜岛,其顺利程度大大超出预料,被日方称为是“太平洋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运送过程中,山本共投入20余艘驱逐舰,他最初估计可能要损失其中的一半,但结果无一受损。除了驱逐舰目标小,速度快,美机很难捕捉目标,以及山本派出大批飞机护航等因素外,应该说,与驱逐舰两个多月来一直充当“出租车”,练出了躲避空袭的技巧有很大关系。

此前就有人觉得驱逐舰这一“出租车”作用不能浪费,主张建造不装鱼雷和大炮的驱逐舰,索性专门用于运输。事实上,他们已经进入准备设计阶段,只是因为大本营突然决定从瓜岛撤退才停了下来。

2月9日,东西两支美军会师,但是他们只在一座小村庄里俘获了几个日军狙击手,缴获了一些被遗弃的武器和被打坏的登陆艇。早在两天前,日军主力已经金蝉脱壳,从美国人的手缝中溜掉了。

“太平洋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连尼米兹都被骗倒,真相大白后,他也由衷地认为日军的撤退行动确实策划得不错,称得上是伪装巧妙,行动果敢。

本文摘自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

内容简介:蔚蓝星球,大洋澎湃;铁血搏杀,百舰纵横。本书采用美、日、英、澳等国最新解密史料,撰写而成。日本袭珍珠港,美国方面事前真的不知道?为何美国国务卿悲愤地说日本是最无耻的国家?

作者简介:关河五十州,中国“时尚讲史”风潮创者,讲史风格风趣、生猛,观犀利,独树一帜;与易中天、当年明月、袁腾飞合称“讲史四大家”。

还可以看:

你就是你,不用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女人该不该查男人手机?

暖心“一元画”刷屏后,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THEEND-

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战争从未如此热血》

赞赏

长按







































二甲基亚砜msds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16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