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聊茶」的第拾玖篇文章
好茶是不是一定都那么香?
好茶,常常被称为香茗。称赞一杯茶好喝,一般也都会连说“好香好香”。茶与香,似乎一直伴随共生。香,是否就是好茶的标准呢?
《茶经》怎么写茶香?
唐代陆羽的世界中,茶好像不是特别的香。或者说,当时茶的香气并没有打动这位茶圣。纵观《茶经》,提到茶香的地方寥寥无几。《茶经·六之饮》里,提到了一次茶香。原文记载: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
这里的“珍鲜馥烈”,意为香高味美的好茶。好容易找到一次讲茶香的内容,结果还是包含在了饮茶的过程介绍里。只算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事。细究起来《茶经》第五章还提到了一次茶香的问题,但也就是寥寥而已。
唐代茶为什么不香?
其实这也怪不得茶圣陆羽,唐代所喝的茶真的不是特别香。经过科学研究,茶树鲜叶中大概含有86种芳香物质。如果做成像龙井一样的绿茶,就可以变为多种。
别看只是简单制作,芳香类物质种类足足增加了三倍。要是做成乌龙茶或是红茶,芳香类物质就会达到种左右。一句话,茶是越做越香。
陆羽生活的唐代,以蒸青绿茶为主。顾名思义,就是以烫煮或蒸气进行杀青。开水和蒸汽,最高温度只能达到℃。这样一来,高温才能产生的香气就出不来。
蒸青绿茶以鲜为贵,对香气的要求就稍微低了一些。如今日本绿茶,还保留有蒸青的制作方法。很多国人喝不惯日本绿茶,也就是因为它确实不够香。
炒青就不同,铁锅温度可以达到℃,是蒸青温度的两倍多。那么,自然炒青绿茶就要比蒸青绿茶香的多。难怪当年碧螺春,被当地人称为“香煞人”了。
茶香分为多少种?
制茶工艺的进步,其实就是人们不断追香的过程。时至今日,六大茶类齐备。如今的茶客,比起茶圣陆羽可要幸福多了。香型够多,但是又该怎么描述呢?舌头感知的食物滋味,和鼻子闻到的气味不是一种物质。但是,那又何妨?
嗅觉与味觉交织在一起,才能构成了我们吃饭喝茶时奇妙而立体的感觉体验。既然两者关系如此紧密,那不妨就借用味觉的体验来描述一下嗅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味道的词汇来形容茶香。由此,我们可以茶香分为菜香、花香、果香、糖香和木香几个类型。
绿茶的香型,就属于“菜香”。就像是一把菠菜,用开水烫过以后的香气。或者,说是刚刚割后草坪的味道也未尝不可。若是让茶轻微发酵,那么也就由“菜香”转为了“花香”。
像白茶、轻发酵的乌龙等,都属于“花香”为主的茶品。要是让发酵继续加重,就会出现明显的果香这种果香,是果肉型水果的香,像芒果、木瓜或是苹果。
像东方美人茶,迷人之处就是有浓重的果香味。如果再增加一点焙火度,那么出来的香型怎会更为浓郁,也就有了坚果香。熟果香和坚果香,统称为果香。
从半发酵变成了全发酵,乌龙茶就成了红茶。这时的香型继续转变,出现了讨喜的糖香。细分起来,又会有蜜糖香、焦糖香、果糖香多个种类。至于黑茶,则非常老成持重。
由于特殊的发酵工艺,造就了其独特的“木香”。这种香型绝不张扬,将更多的精彩化在了茶汤之中。根据香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
像花香、果香,几乎是人家人爱。因此,白茶、乌龙与红茶,也都是大众喜爱的茶。至于黑茶,则属于无招胜有招。论香并不高昂,但喝起来反而顺口耐品。
生活中,本也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平平淡淡,可能才是真吧?
往期精华
回复「01」敬茶爱茶,请先从不“洗茶”做起!
回复「02」以茶解酒,到底是妙招还是伪科学?
回复「04」白茶如今那么火,但谁敢自称喝懂了它?
回复「05」谁来揭开美丽采茶女的真面目?
回复「07」G20招待贵宾,为什么一定要用盖碗茶杯?
回复「08」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
回复「10」中国人过节送礼,为什么总爱选茶?
回复「11」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竟然因此被嘲笑?
回复「13」驳袁腾飞先生"茶道没落说":
正是您眼中的流氓皇帝重新焕发了茶文化的青春
回复「14」价值万的宋代黑盏到底好在哪?
回复「16」号称自己会喝茶,先问问你会开茶饼么?
回复「18」喝茶,真的可以提神?
回复「19」茶的香型,到底有多少种?
回复「问题」或「03」「06」「09」「12」「15」「17」
查看所有关于饮茶问题的解答
作者:杨多杰
编辑:硕硕
校对:齐航
配图:Lusn
杨多杰,“多聊茶”创始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史地文化及历代茶文化。“中国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多家电视及广播节目撰稿人、顾问及常驻嘉宾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处-地铁沿线的75个尘封秘境》
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旅行家》、《社区》、《Tim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
得白癜风怎么治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