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段海辉
注:本稿件《大宋三百年之赵匡胤》为长篇连载,简称《赵匡胤卷》每日更新。往期连载请回复关键词「赵匡胤」。
···
南唐的亡国,跟李煜没有关系,即便是雄才大略者如秦始皇汉武帝复生,面对着南唐的国势,也必然会亡国。
南唐的亡国是肯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综合国力。它跟大宋比实在没法比,大宋统一后,有军州,而南唐只有22个军州。力量相差近20倍。
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
这个薄命做君王的绝代才子,一直被冠以昏君之名,可是李煜是昏君吗?
我们来请李煜的秘书,南唐的旧臣潘慎修来回答问题。
赵光义:李煜是昏君吗?
潘慎修:如果他真的是昏君,面对强大的大宋,怎么可能立国10多年?
这个反问,非常有力度,对呀,一个昏君,怎么可能守住祖业十多年。因为,十多年很长,特别长。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十国之中,到大宋立国时,只有后蜀,荆南,南汉,吴越,南唐,北汉还活着。
其他的,比如前蜀,楚国,闽国,吴国已经都先后覆亡了。
我们再看看大宋灭掉这些国家所用的时间。灭荆南武平两国,大宋只用了三个月;灭蜀国,大宋只用了66天;灭南汉,大宋用了5个月(地盘太大);灭漳泉和吴越,大宋没费一兵一卒,他们就主动投降了。
灭南唐,大宋用了一年四个月,单单攻破一个金陵城就用了九个月。这个时间比灭掉北汉之外的所有国家,所用的时间的总和要长。
北汉背后有契丹,是强大的外援。南唐背后有吴越,是强大的敌国。
再比较国力,疆土上,南唐比不过南汉;地利上,南唐比不过蜀国。但是南唐,却抵抗到了最后,当然最后也亡国了。
南唐亡国,是不是就意味着李煜是昏君呢?这显然不对。
客观地讲,南唐亡国,跟李煜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如果换一个人,坐在李煜的位置上,也绝对不会比李煜的国祚更长。
有人把南唐的亡国归结于李煜风花雪月,不理朝政。其实,李煜的个人生活跟他是否是昏君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生活品位高,不一定就是昏君,现在哪国的国家元首生活品位不高,布莱尔的化妆费还比女人们高很多呢。
南唐的亡国,跟李煜没有关系,即便是雄才大略者如秦始皇汉武帝复生,面对着南唐的国势,也必然会亡国。
南唐的亡国是肯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综合国力。它跟大宋比实在没法比,大宋统一后,有军州,而南唐只有22个军州。力量相差近20倍。
所以有人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
他的亡国是注定的,李璟在位期间,丢掉了江北十四州,使南唐失去了淮水的战略缓冲地带,连南唐的首都金陵都已经在大宋的兵锋之下了。
那么,是不是说李璟坑儿呢?
也不能这么说,赵匡胤和柴荣都是一代英主,而李璟是常君,而且自从周世宗横空出世之后,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就已经形成了,而最终完成统一的则是赵匡胤,赵光义也干了一点扫尾工作。
南唐在亡国之前,国家富裕,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很幸福,大家都觉得李煜是个好皇帝。但是这个好皇帝最后却亡国了,原因何在。
只能说南唐气数已尽,气数这个东西很神奇。在那个历史关头,历史选择赵匡胤来完成统一,而负隅顽抗的李煜终究被碾压在大宋统一的战车之下。
李煜是昏君吗?
李煜非但不是一个昏君,反而是一个明君。
这一点,可以从李煜用人上来看出来。李煜自己虽然喜欢玩乐,但是却基本做到了知人善用,没有荒疏朝政。
赵匡胤大军讨伐的时候,李煜把国政委托给陈乔张洎,而这二位也是主战派的天才人物。他们坚壁清野,差点让赵匡胤大军无功而返,如果不是大宋突然跳出来一个贪官,他们几乎要成功了。
再说徐铉,他也是大才。作为使者,从来都是不卑不亢,出使大宋,有利有利有节,在国势式微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维护南唐的利益。
林仁肇和卢绛,两人都愿意毁家纾难,他们想要拼一把,打赢了,利在国家;打败了,就杀我全家,向大宋请罪。他们感激李煜的知遇之恩,情愿为李煜去死。
皇甫继勋,金陵守将,史书上把他说的一文不值,臭不要脸,其实他也算个忠臣。他苦守金陵几个月,虽然一直劝李煜投降,但是即便是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投降。他是守将,要想投降,不是办不到,但是他选择坚守底线,忠于李煜。直到最后因为妖言惑众、蒙蔽视听,被诛杀,死无全尸。
李煜体恤百姓,轻徭薄赋,劝课农商,国民很幸福。所以金陵围城到了最苦难的时候,百姓即便饿死,也没有一个人出城投降,这需要多么大的人格魅力。
再看看李煜的粉丝团,那80多个葬身火海的尼姑,国家灭亡了,跟尼姑们能有多大关系呢?但是仅仅因为他们和李煜,有一个自杀殉国的约定,他们竟然全部投身火海,一个都没有少。
这种悲壮,只能说明李煜是受人爱戴的君王,如是无道昏君,谁会为他去死?
李煜的公道,在南唐的人心。
李煜待人宽厚,性情温和友善。汪焕诅咒他下场连饿死的魏武帝都不如,他仅仅把汪焕贬官了事;对于一把掀翻了他棋盘的萧俨,他听之任之;对于骂他是昏君的潘佑,他一再抚慰。
我们再看看李煜的抵抗意志。李煜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在金陵被围困后,始终不降,直到金陵城破,他才被迫投降。
而朱令赟大军覆灭之后,金陵已是一座绝望的孤城,可是李煜就是不投降。
李煜有自己的对宋国策,他很清楚自己的国力无法与大宋抗衡,抗拒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所以,他很慎重,他坚持称臣纳贡的熊猫外交政策。
他所做的一切,都以不得罪大宋为前提,因为大宋是老虎。惹大宋就是找死,南汉就是榜样,所以他拒绝了卢绛和林仁肇的冒险和忠心,他所做的,就是让大宋满意,尽可能延长国祚。
但是真的到了和平绝望的时刻,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刻,他选择抵抗到底。这么一个仁爱,坚强,知人善用的皇帝,怎么可能是昏君呢?
南唐之所以灭亡,说到底,是因为跟大宋相比,南唐的暴力太弱小,而大宋的暴力最强大,而历史的终极规律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即便说李煜是昏君,那他也不是一般的昏君,他的昏聩之处在于:他选择了抵抗大宋,而没有像吴越国的钱俶那样投降。如果他投降的话,李后主的形象可能会好一点,对于百姓而言,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南唐灭亡之后,大宋得19州,军,县,65万五千户。
下期预告:
赵匡胤卷第二十七章皇储争夺战1宋太祖为何要迁都洛阳?
主要讲述:灭南唐后,宋太祖以祭天为名,决定迁都洛阳,为何没能实施?开封和洛阳,哪个更适合做大宋首都?
精彩回顾
回复关键词「赵匡胤」看完整连载内容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