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
11月10日
一、市场动态
11月9日,北京新房成交套,11月累计成交套,环比上月增加.54%,同比去年减少35.49%;二手房成交套,11月累计成交套,环比上月增加.50%,同比去年减少59.14%。
二、要闻简析
关键词:租房子也能“网购”了!;31家房企10个月卖房超3万亿;年内楼市调控超次房地产业将现三大方向性转变。
1、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报告中明确提出“租购并举”,凸显了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要性,也让百姓有了更多新期待。
2、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前10个月,已经公布业绩的31家房企合计销售额达到了亿,同比年同期的亿上涨了41%。业内人士指出,预计到年底,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房企将达到15家。目前来看,当前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已经初步完成,很多城市去化周期均在12个月以下。
3、作为房地产市场集中调整的一年,年注定不平凡。除全国密集下发楼市调控政策外,以往被忽略的住房租赁市场也在今年获得较大发展。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发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过次,其中仅10月份就有超过25个城市发布了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34次,在这些政策内容中,有关租赁的政策接近20次。
三、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作为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如何有效发挥法治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夯实法律基础。作为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建设已超越了河北省的范围,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支撑。根据以往浦东新区建设的经验,可以授权河北省在新区建设中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保障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同时,雄安新区尽管在河北省辖区内,但雄安新区建设必须纳入京津冀一体化考量,建设雄安新区需要实现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良性互动。从法治角度看,雄安新区建设为实现区域间协作立法创造了机会。京津冀三地可以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突破,谋划和推进重大立法项目联合攻关。
转变治理模式。雄安新区宏伟战略的提出,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为克服基于市场空间不公平或空间不平衡结果的政府选择。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依靠行政力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是有效的办法,建设“反磁力中心”,使雄安新区具有比北京和天津更大的吸引力才是有效的办法。在雄安新区的政府治理模式中,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导行为应当成为行政管理的首选。新区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设立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引导资本和人才向雄安集聚。建议河北省人大或人民政府通过制定行政程序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对行政指导行为进行规范,夯实雄安新区政府行为的法律基础,树立诚信政府的形象。
-今日热点补骨脂酊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kuoyua.com/ymly/621.html